缺德的开心农场
缺德的开心农场
作者 风生水起
时下,一个叫“开心农场”的游戏愈玩愈火,据说各个网站的玩家人数已经数以千万计。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是,如今愿意当农民的人越来越少,而在虚拟农场里当开心农民的人越来越多。对待游戏的态度,我觉得没有太多可以指责的,不论是认真玩,不太认真玩,或者在认真与不认真之间玩,抑或干脆不玩,各有各的态度,没有什么好说的。当然,在上班时间玩,玩得成瘾,那另当别论,与游戏本身没有太多关系。
本人在朋友的介绍下,也在空闲的时候去QQ空间玩“开心农场”,一种休闲罢了。听说其它一些网站也有这个游戏,大同小异。玩来玩去,玩出了一些怪味,不仅要问:这个游戏给人们带了什么?它在怎样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我觉得,这个游戏的设计者和供应商们,起码应该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反思——
一是对价值观的反思。寓教于乐,是我主张的一切游戏的基本原则。如果不能做到,退而求其次,最少也应该无益无害,而不能诲淫诲盗。在“开心农场”的游戏中,有一个“偷菜”的环节,关于它,玩过的人都知道,不必在此赘述。这个环节,不知是哪里产生的创意?流行的说法是,各网站的“开心农场”游戏,都源于美国人设计的一个版本。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设计者的用心就有些险恶了。在他们的国家,任何私有财产都是受到高度保护的,农场的蔬果瓜菜岂能让人随便采摘?恐怕才一伸手,就带来灭顶之灾都有可能。可是他们设计了这个游戏,并让它在中国蔓延,传播了数以千万计的玩家,这就不能不让人要多想想——难道它仅仅是一个游戏么?它传播的不也是一种理念和行为方式吗?偷盗合法,以偷为乐,培养一种普遍的偷盗意识,等等,不也是这个游戏可以达到的目的吗?在此,我没有指责任何玩家的意思,因为游戏规则已然如此。问题在于,这个游戏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人对说,这也太上纲上线了,不过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何必较真?但是世间任何事情,就怕认真二字,不怕认真的事,才是可以接受和认可的事。在“开心农场”里,偷盗之事,变得合理合法,并让人享受偷盗的快感,这不是诲淫诲盗又是什么呢?对此,恐怕躲在暗地里真正开心的,不是玩家,而是另有其人吧?比如这个游戏的设计者。
其实,稍为做一点点修改,这个游戏就会更好。比如,把“偷菜”改为“帮助收获”,收获的农产品仍属于农场的主人,但帮忙者可以获得与产品等价的奖励;帮助的次数积累到一定的量,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惊喜奖励。这样修改难道不好?从我一个外行的角度,也能知道这样的改动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而且,设计游戏的专业人才,一定比我更有创意,有更好的想法。但我也相信不会有人修改它——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甚至,潜移默化地灌输偷盗思想,也许正是一些人的本意和用心。
二是对环境观念的反思。众所周知,美国人的农产品标准是很高很严的,中国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优质瓜果蔬菜,自己的老百姓都舍不得吃,先拿去出口换汇,让美国人、日本人等等外国人先吃。吃也罢了,他们吃之前还要百般挑剔、千般压价,然后才准许进口。吃完吃开心了,他们反过来又对我们的农产品施展什么“反补贴”、“反倾销”之类手段,并开动各种宣传机器,丑化、毒化“中国制造”、“中国生产”,甚至制造和散布谣言,用心何其毒也!可是,美国人设计的“开心农场”游戏,却带来一些什么观念?——化肥、农药、除虫剂、除草剂!通过游戏,让这样的农业观念获得广泛认同并大行其道,那不是把中国人往死里整?
三是对文化观念的反思。任何思想、观念、文化的传播,都要经过一番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很难在另一个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个人是不反对玩电脑、网络游戏的,但我也主张,对任何外国的游戏,是有必要对它进行“中国化”改造的。比如这个“开心农场”,它的外观、装饰上那些风车、小屋等,基本是西式风格,在中国农村有这玩意儿?现在虽然也加了一些中国元素,如“七夕”、“中秋”之类的背景装饰,但做得实在不够好,看上去神神怪怪的。我泱泱中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美丽的村庄实在很多,56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农村建筑,江南水乡、塞北风光,还有白族、傣族的村寨等等,难以尽数,都是绝世仅有。为什么不可以用这些取之不尽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来装饰“开心农场”呢?非得搞一些不中不西怪模怪样的东西?这不能不让人心生疑虑——文化上的灌输、渗透和扩张,其实是不处不在的,难道不应该警惕?
还有游戏中的作物,本可以很容易地增加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比如大枣、梨、梅、柿子等等;花卉品种也可以增加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兰花、菊花、牡丹、芍药、杜鹃……等等,难道中国缺乏美丽的并且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花卉?可让人看看这个游戏里种植的都是什么——大多都是番花番果!
怪哉!
如果我是这个游戏的设计者,我一定要在其中加上水稻和小麦这两个作物品种,而且要把它设为最高级别的品种,名字就叫“杂交水稻”、“杂交小麦”,这是影响世界的中国粮食品种,当然值得我们自豪!同时,也可以通过它们,让人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懂得尊重粮食,尊重土地,尊重劳动,并记住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这些中国农业科学家的名字。在此需要多说一句:李振声、李登海在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方面取得的成就,还没被更多人记住,其实他们为解决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的贡献并不低于袁隆平。
在以上三个方面存在缺陷的“开心农场”,不是缺德是什么?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