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创建人--农民
文章探讨新中国创建过程中农民与工人阶级的角色,分析农民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以及工人阶级与无产阶级思想的关系,强调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与影响。
新中国的创建过程,如果按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来解释,应该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就开始了,到新中国建国前后历经“109年”,可以说是“百年风云”!新中国之前之所以挨打,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估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落后”。从新中国建国时火柴都叫“洋火”,就可以看出来这个落后不是一般意义的落后,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可言。以前的清政府、民国时期虽然有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兵工厂、以及一些煤矿等,但这也只是凤毛麟角。当时全中国的工人总人数也就200-300万之间,占总人口(4亿)的“1%”不到。而农民基本是占到“80-90%”左右,是绝对绝对的多多数。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根据在“和平”生产建设中、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来划分的。在战争状态中,只有战士、没有农民与工人之分。这里所说的战争中的农民是指参加队伍以前的身份,而不指是参加以后的身份,也不是指胜利以后的身份,更不是指思想意识。工人阶级指社会地位是工人身份,并且同时具有符合自己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工人群众指仅仅社会地位是工人身份,并不要求具有符合自己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那些具有符合工人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的工人是真正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那些不具有符合工人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的工人就是工人阶级中的内奸、叛徒、伪工人。无产阶级指在社会中没有私人生产资料,靠自食其力而存在的,同时他们具有反对剥削、反对压迫、主张平等互利的思想意识。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无产阶级不是单纯的指工人阶级,也包括其它的阶级(农民阶级中的贫雇农)。因为工人阶级是彻底的无产者、农民有的是半无产者(中富农),所以工人阶级比农民阶级能更容易掌握无产阶级思想。因为工人主要从事先进的生产、掌握先进的科技,所以工人比农民先进,这里的“先进”指的是生产方式,不是思想意识,更不是思想觉悟。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农民一样可以掌握无产阶级思想,工人不一定就掌握无产阶级思想。而工人群众如果不积极学习符合自己阶级要求的思想,他们会更多发展为社会小生产者或是小资产阶级、资本家等。进一步说就是有些工人群众虽然从肉体上是无产者、是工人阶级的一份子,但是在思想上却充满资产阶级的剥削意识,他们不满足于做工人、不满足于被剥削,他们一心想做资本家、想去剥削别人,这就是说工人群众的思想不一定就是无产阶级思想,也许他们的思想比资本家都“反动”!所以“工人群众的思想与工人阶级思想”、“工人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都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可以混淆,不可以直接划等号。
从1921年共产党建立起、到确立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到真正的建立新中国,在这过程中农民的作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是决定性的。(1)毛主席当年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依靠的主要力量就是农民,更确切的说是贫农、雇农。共产党搞的最有影响的政策就是《土地法大纲》。当时红军的人员组成,也是以农民为主。中国红军可以说就是“农民军”。共产党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通过思想教育把农民改造成了脱离小农意识、具有共产主义思想意识觉悟的无产阶级人士,这也就是中共“政委”的特色作用。(2)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队伍的扩张主要就靠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而在这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人员的组成,几乎100%是农民。这些敌后抗日战场的农民主力军,以后又成为解放战争中的中坚骨干、以及领导者。(3)解放战争中的农民群众为了彻底打倒蒋介石、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保卫胜利的革命果实而纷纷踊跃的参加解放军,那些在国民党方面的农民士兵也纷纷转正、投降共产党。到新中国建立时,解放军战士中“90%”左右是农民。虽然有些做了领导不再种地、脱离了农民、甚至背叛了“农民”、背叛了革命,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前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追求等基本是农民式的,他们当时并没有彻底脱离农民。另外,无产阶级队伍本身也是包含农民在内的。至于建国后发生的变化,那只是建国后发生的问题。建国后发生的问题(甚至包括叛变)并不能否定建国前这些战士的农民性质。
从革命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革命纲领,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其中一条最核心的路线的就是:“紧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的路线”。从这个路线里面大家是看不到任何“工人影子”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关键不在于是否出身工人,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农民虽然不是工人出身,但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改造,可以一样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人,一样可以完成工人阶级的领导工作。毛主席就是“富农”出身,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农民,甚至被一些人蔑称为“泥腿子”,一样可以具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一样可以领导革命走向胜利。恰恰相反,那些出身工人、出身贵族、甚至海外留洋归来的“海龟”派们等却没能够领导了中国革命,也没能够创造性的在中国发扬运用马列主义。他们除了背背教科书、搞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积极的作用。像“大海龟王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从革命过程中的一系列的革命纲领,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其中一条最核心的路线的就是:“紧紧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的路线”。从这个路线里面大家是看不到任何“工人影子”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关键不在于是否出身工人,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思想。农民虽然不是工人出身,但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改造,可以一样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人,一样可以完成工人阶级的领导工作。毛主席就是“富农”出身,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农民,甚至被一些人蔑称为“泥腿子”,一样可以具有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一样可以领导革命走向胜利。恰恰相反,那些出身工人、出身贵族、甚至海外留洋归来的“海龟”派们等却没能够领导了中国革命,也没能够创造性的在中国发扬运用马列主义。他们除了背背教科书、搞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之外,几乎没有多少积极的作用。像“大海龟王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1946年蒋介石依仗兵多将广、装备精良,悍然反动全面的内战。当时国共兵力对比是500万:150万、实际控制领域内的人口3亿:1亿,基本是3:1(以上数据都是粗略估计)。在武器装备方面国民党多是美军装备,从M1步枪到.30机枪;而共产党是自制枪、汉阳造、杂牌等。在其它方面,国民党的火炮、装甲车、飞机等更是占据绝对优势,共产党几乎都没有。共产党基本就是“小米加步枪”对付国民党的“全方位的立体攻击”,可以说是“空手打狼”。当时有人预言中国的解放战争至少要持续20年左右,毛主席也认为最少也要打10年左右。但是中国解放战争的进程速度,却出乎所有的意料(毛主席也“失算”了),仅仅“3年”左右中国大陆的解放事业就基本结束了。
解放战争发展如此之神速的原因是什么?估计很多人认为是党领导的好、组织的好,也有人认为是解放军战士勇敢、会打仗,也有人认为是解放军战士觉悟高、信仰坚定,也有人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吸引人等等,这些观点都有合理的内涵,但是都太片面。中国的解放战争本质就是一场变相的“土地革命战争”、“农民革命战争”、“农民起义”等。
关于农民起义的例子,中国历史上多的真是枚不胜举。从汉刘邦、汉刘秀、唐李渊、宋赵匡胤、明朱元璋一直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等,中国历来的王朝更替无不是利用农民起义的结果。虽然每次农民起义成功以后,统治阶级无不都是背叛了农民、背叛了先前的诺言,但是他们这些统治者毕竟是被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民群众抛头颅洒热血送上统治位置的。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数次经历王朝更替,但是终究没有跳出历史的怪圈---打跑了“狼”迎来了“虎”,人民群众始终做不了主人、始终是被压迫奴役的群体,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历史周期律”现象。当然造成这种历史周期律怪圈的根本原因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生产力水平造成的。如果中国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自然就可以跳出这个历史的怪圈、摆脱这个周期律。
我们再回头看看上述的历次农民起义发生的历史原因及过程。历史上的每次农民起义发生的时候基本都是处于国祸民乱、民不聊生的时候,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没有人会闲得没事、吃饱撑的去造反革命 。农民起义的目的就是希望“耕者有其田”、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能够养活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农民的要求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他们基本没有做官、做统治者的欲望(个别人不能代表大多数),也没有剥削压迫人的要求,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他们提出的一系列革命起义口号就可以得出。而那些许诺能够满足农民愿望、又有一些个人特殊条件的人,就趁此机会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当革命起义成功以后,这些原来被农民拥护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就“蜕变”为了大官僚、大地主、大资本家等,就开始利用他们掌握的国家机器“反过来”镇压农民起义,这就是对农民的“背叛”。
新中国诞生前的国内环境同上述历史情况类似,也是国祸民乱、民不聊生,天平天国起义就是很好的说明。虽然天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失败了,但是它毕竟也拖垮了维护没落清王朝的八旗子弟兵、为后来的新生力量(辛亥革命)建立新政权开辟了道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主要依靠的革命力量是一些青红帮、红花会(反清复明)等民间组织以及一些旧王朝的军队(封建军阀,例如袁世凯等)。辛亥革命虽然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篡夺了(否定资产阶级的共和,继续搞封建体制),但是它毕竟从法理上推翻了清王朝、彻底否定了清王朝的合法性,清王朝从此就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天平天国与辛亥革命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他们也给后来的革命指明了方向。天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或是管理阶层的问题,再深刻一些就是指导思想的问题、意识形态的问题。天平天国的指导思想是借用基督教的教义、假借天父(基督、上帝)的名义来指导革命。洪秀全是遵照天父旨意来拯救黎民百姓(农民)的,杨秀清则冒充天父附身来传达天父的旨意,偶尔萧朝贵也冒充天兄(在天国洪秀全是老二,他还有一哥)来传达一下旨意。这样太平天国基本是一个“宗教式的”或是“政教合一”的一个农民起义。宗教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对世界粗糙肤浅的把握、里面有很多伪科学的内容,这样太平天国在用这个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政策制度时就问题百出。另外洪秀全这些领导层也并没有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价值观、只有“简单的普世价值观”(人人有饭吃、人人有田种),加上他们个人的私心杂念(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的领导层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如果说没有群众基础是不确切的,因为拥护共和的群众也是很多的、只是不太广大而已)。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基本是四处联络各种民间的、旧官方的势力集团,一起共同推翻清王朝。孙中山与其说是一个革命领袖,不如说是一个组织者、联络员。大家通过辛亥革命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首先是四川省督政府(原清朝编制)宣布脱离清王朝独立,其次其它的省督政府一看清王朝镇压不了(原清王朝的八旗子弟被天平天国摧毁了、汉人的军队不愿意为满人卖命),也就都仿效四川、纷纷宣布独立(那个时候只要把辫子一剪,换个新旗帜就算革命了),这就叫“树倒猢狲散”。在当时的情况下,孙中山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没有自己的军队,他都是来回依附于不同地方军阀之间,那些军阀也都是利用孙中山,希望为自己多谋一些利益。那些军阀们如果觉得孙中山没有利用价值了,自然就会抛弃、背叛孙中山,这样也就导致历史上的第一、二护法运动等,结果自然还是失败了。
毛主席就是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包括天平天国)以及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得出如下的结论。如果中国革命、中国的王朝更替想成功,则必须具备两个核心条件:(1)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只有马列主义才能做到,现在也是只有马列主义才能做到)。这样毛主席就不断的深入研究学习马列。当时其它的救国理论都已经破产了、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在中国行不通的,列宁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时给中国送来了马列,这也就是当时拯救中国的“唯一”一颗稻草、也是“最后”一颗稻草。(2)必须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中国广大群众只能是农民)。因为中国当时80-90%是农民,所以毛主席就“上山下乡”开始了农民运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运专家”。搞革命只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才可能组建自己的军队、才可能保证源源不断的兵源、才可能具有革命的本钱(没有金钱、人员等条件是没法革命的,只能叫“空头政治”)。在当时能够满足这些革命条件的就是农民,这就叫做“人多力量大”。而中国农民革命的目的就是土地,这一点从2000多年间的数次农民起义就说明的很清楚了,所以毛主席发动农民进行革命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并且每次革命成功后都把土地及时的分给农民,这也就是《土地法大纲》很早就诞生的原因。因为农民是革命的多数人、是主力军,所以制定的革命路线就是:紧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所以中国的解放战争从源头开始就是一场变相的类似过去的农民起义,一场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民起义。
这个“现代”的表现就是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不是封建式的、不是为了建立新封建王朝而革命;也不是宗教式的、不是为了虚无的天国而革命;也不是资产阶级式的、不是为了少数人的资产共和而革命;而是无产阶级式的、是为了建立农民自己王朝、农民自己的天国、农民自己的共和而革命,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大多数人民是农民、不是工人、更不是其它阶级)。中国广大淳朴善良的农民就是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在毛主席的许诺下,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28年终于建立自己的国家。1945年黄炎培在延安与毛主席谈历史周期律问题,核心问题就是共产党执政后是否会像历史上的王侯将相一样背叛人民、尤其是背叛农民(当时几乎没有工人,中国的解放战争基本是农民打下的)!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毛主席,尤其是当国家建设发展进入正规、当国家的生活有些富裕的时候、当中国农民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重官、重工、轻农),毛主席就开始忧心忡忡,并且依然发动了“上山下乡”、“暂时停办高校招生”等运动。毛主席的上山下乡就是与农民保持一致,不脱离他们、不背叛他们,强调农民也是国家的主人。另外因为农民长时间在田间劳动,加上历史上家庭前辈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孩子与那些出身工人、出身小资产阶级、出身地主的孩子相比就明显处于下风。对于这些差别如果不人为的采取措施消除,就会导致接受高等教育的都是贵族出身,高等教育就会演变为“贵族教育”。等待他们毕业后,他们又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优势、突出自己的贵族身份,这样就会导致“官民阶级分化”、“工农阶级分化”、“贫富两极分化”等。所以毛主席就采取了保送、论成分、暂时停止招生等政策,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消除工农差别、官民差别,为了不抛弃、不背叛农民,也为了毛主席曾经对农民弟兄许下的诺言,也为了避免历史周期律,为了打破历史的怪圈。(关于新中国后农民的待遇,可以看《中国工农“恩怨情仇”浅析》)。
尽管中国现代农民起义带有众多的“现代元素”,但是农民起义的“本色”并没有变化。了解中国历史的都应该知道,中国红军革命的口号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吃大户”等等,而这些口号与历史上历次的农民起义的口号基本类似,没有本质的区别。中国革命进程的每一步也都是与“打土豪、分田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每次搞完“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后,中共就会争取一部分群众参加红军,中共红军也就是这样逐步发展壮大,直至解放全中国的,所以中国革命解放史也就是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吃大户”的历史。像开国上将王震、许世友等,他们参加革命以前就是白天睡觉、晚上出来“绑架”地主,而后索要钱粮等。虽然我们有十大帅、十大将、千位将官、无数校官等,但是在汉刘秀时也有“云台28将”、,唐太宗时也有“凌云阁24功臣”。如果没有马列主义的指导,这样的农民起义成功后所建立的国家就只能是类似过去的“封建王朝”或是“资产阶级共和式”的政权。即使这个新政权也许会很快就会垮掉、存在的时间会很短,但是这个新政权也毕竟成功摧毁了旧世界。例如,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虽然建立几个月,但是大明王朝还是被他推翻的,而不是被大清王朝推翻的。所以,即使没有马列主义为指导,单单凭借这些简单的口号、单纯的搞一场类似过去的农民起义,只要有“毛主席”这样英明的领袖领导,中国一样可以获得解放。也就是说“没有工人阶级的参与,中国革命一样成功”。
因为毛主席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所以毛主席在的时候,就没有像过去的旧帝王一样背叛农民,而是时时刻刻与农民团结战斗在一起、努力缩小与农民群众的差距。但是毛主席走了以后,一切就发生了变化,“工农差距、官农差距”不断加大,农民又被重新推回到了社会的最底层,农民终究还是“被出卖”了,终究是没有跳出“历史的怪圈”,终究是没有摆脱“历史周期律”。(注:农民要土地不仅仅是要“地皮”,主要的是要土地上出产的东西、以及这些农产品带来的“实际收益”。一些人利用“剪刀差”剥削农民、利用“强权”搞工农不平等待遇,就是对农民的“背叛”)。所以现代农民只是怀念“毛主席”,在那个设计师去到阎王那里报到的时候,农民是没有一个为他流泪的,甚至有的放起了鞭炮,这就是历史的见证、人民的见证。
也许有人认为“打土豪、斗地主”、“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等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革命造反的行为,都是土匪山贼干的勾当,都是不合法的,都是反人类的。这个观点看起来好像很正确,但是不要忘记中共红军就是被蒋介石称为“共匪、朱毛共匪”。中共革命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打土豪斗地主的过程,这个过程到建国后仍然再继续,所以中共革命史就是“打土豪、斗地主”、“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历史,我们的新中国就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新中国。如果谁否认“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合法性、历史正当性,那么他本身就是否认新中国的历史合法性。如果新中国是非法的,则蒋介石就是合法的。但是蒋介石的政权也是从封建旧军阀手里,通过北伐大革命这样的“革命活动”抢来的,所以蒋介石政权也是非法的。如果蒋介石是非法的,则封建旧军阀就是合法的。但是封建旧军阀的权利也是通过“造反活动”从大清王朝那里抢来的。如果我们按照这个逻辑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切通过“革命造反”而建立政权都是非法,那么历史上所有的政权都是非法的(没有不通过造反而建立的政权)。那么唯一合法的政权就应该是人类刚刚开始时的原始社会,也就是只有原始社会是唯一合法的,那么我们就应该都回归到原始山林去当类人猿去、过原始主义的生活。这个逻辑一看就是荒谬之极。所以“打土豪、分田地”,“斗地主、吃大户”,“杀富济贫、替天行道”,“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都是极其正确合理的,是历史前进、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
毛主席解放新中国的最杰出得意之作应该全世界都知道,那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换句话说就是“农村解放城市”,再进一步讲就是“农民解放工人”。当时外国经历了自然科革命、工业革命等,工业在他们生活里面占据主要位置,工人在他们人口比例占很大比重或是大多数,而中国的可怜工人还不到“1%”。外国的工人运动在英国是1649年就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他们最少比中国1919年的五四运动“早130年”。外国经过多年的工人运动、经历数次反复失败,具有丰富的工人运动的经验。而中国的工人运动不仅时间短、而且参与人数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任何工人运动经验可言。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城市解放农村、工人解放农民”的城市中心路线注定是失败的。而中国的“农民运动”从汉刘邦就开始了,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斗争经验,而中国又是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这样运用农民来解放一切就变的更为现实。毛主席就是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毛主席就主张农村中心论、以农村来解放城市、让农民来解放一切。毛主席在不同的场合就多次表示:只有农村有个大的变化,则全中国才可能有个大的变化。而中国的实践证明:毛主席的选择、判断是正确的,农民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
任何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取决于多种因素,不是单一因素所能决定的。解放战争的三大法宝是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其中党的领导是“头”,统一战线是“拳头”,武装斗争就是“拳术”。如果只有头与拳术,而没有过硬的拳头,那么也是打不败强大的敌人的。武术界有句经典的话语:“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这里的练拳就是打拳的套路、拳术,练功就是让自己的拳头变硬、打出去能打倒敌人、并能抗住敌人的打击。“统一战线”的组成人员主要就是“农民”。在这里农民战斗力的强弱就直接决定拳头是否刚强有力、能否在战斗中有效的消灭敌人、能否抵抗住敌人的攻击。世界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去拼命的、也没有人会为别人去拼命(即使国民党的兵也是为了金钱),在这里农民战斗力的强弱、是否勇敢、是否敢于拼命、是否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等都也是有条件的,农民之所以会拼命的条件就是“土地”。国民党的士兵是用暂时的金钱来鼓励、是一种暂时交易。为了一些有限的金钱而拼命,这样的交易没有人愿意做,所以国民党的士兵在战斗不利时就投降,他们战斗力自然强不了。而“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就是“命根子”,农民有了土地就可以说拥有了一切,所以为了土地而拼命对于农民来说是“很划算”的,他们的战斗力自然就相当的强大。
如果有人说解放军的战士主要是觉悟高、信仰坚定、是为了共产主义而战不是单纯为了土地,这种说法基本都是“修饰性的、美化性、神化性的”,并没有真正改变为了“土地”的目的。解放军的意识觉悟之所以比国民党高,关键在于他们明白革命的道理,明白打蒋介石是为自己而战、为自己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翻身做主人而战;而那些国民党的士兵脑筋还没有转过弯来,就是只知道为暂时的金钱而战、不知道为自己的土地、不知道为自己的永久幸福而战。
一个人的坚定信仰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与锻炼才可以形成,在极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的。前苏联的著名小说《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就是很好的说明,这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解放战争中,大部分的解放军战士都是改编原来国民党的士兵而成的。那些从国名党方面投降、俘虏过来的士兵,只要经过共产党的一番政治思想工作、只要他们明白了革命的道理,马上就转变为勇敢刚强的解放军战士,而这个转变时间一般也就“很短的”,在这个情况下是谈不上“信仰坚定”与否的。这些被改变过来的士兵之所以那么勇敢的杀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即将获得”或是“已经获得”土地,也只有“土地”这个“命根子”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农民们无穷的斗志、激发起农民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条件的自己去了解一下过去做政工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就明白了)。
无论是为了共产主义、为了解放人民而战,还是为了别的什么内容而战,总之最终结果还是为了让人民翻身做主人。如果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则人人也就都翻身了作主人了;相反,如果农民不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也就无法翻身做主人,所以说“拥有自己的土地”就等价于“翻身做主人”。如果是为了地主老财、为了资本家、为了工厂的工人、或是为了其它阶级群体而革命,农民们就没有必要那么拼命、还甚至可能退出革命队伍。中共前后几次修改《土地法大纲》就是最好的说明。再例如,蒋介石就是头号大资本家,如果农民不愿意为了头号大资本家拼命,会掉过头来为那些中小资本家拼命吗?
另外,农民也没有必要为了解放工厂的工人而拼命,如果工人有难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罢工或革命来解决,胜利的果实终究是归工人的。即使农民为了解放工人而革命,也是纯粹的“帮忙”或是出于“工农互助”的需要。农民是种地的、不是在工厂做工的,农民自己想要的土地还没有争取过来、自己的事情还没有搞完、是没有时间管工人的事情的,这就是马克思讲的“存在决定意识”、“阶级存在决定阶级需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需求”,也就是一般俗话说的:“屁股决定脑袋”。
也许有人说还有一个关键的“党的领导”,如果没有党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也不会胜利。虽然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党的领导”不等于是“工人阶级、工人群众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起来的先锋队。这里的先锋队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农民阶级的,是一切“无产者”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确切的定义应该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并且是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起来的先锋队。即使你是工人阶级,如果你没有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起来,也是不符合共产党员的条件的、也不是真正的党员;如果你是农民阶级中的一员,并能够用无产阶级思想彻底的武装自己,那么也一样是真正的党员。所以说共产党“不是专门属于”工人阶级、工人群众的党,它是属于所有具有“无产者”阶级的党,所以党的正确领导的功劳不能都算到工人群众的头上。另外解放战争中的大多数党员都是农民出身,是大革命锻炼出来的。因为这些农民具有了彻底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所以他们一样可以加入共产党,一样可以领导中国革命,毛主席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解放战争中的“党的正确领导”也可以说是“农民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简化说法就是“农党的领导”。至于武装斗争就是纯粹的拳术了,这没有阶级性,没有办法定性。所以解放战争的三大法宝可以说基本都是属于农民的,或是以农民为主的,是农民决定了一切。
中国农民无论从人口数量、还是从占有土地面积而言,都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当代“农民起义”的成功,也同时使的那些资本家、旧官僚们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就好似把人的头部以下的身体部分都给打烂了,那么一个光秃秃的脑袋还能自己存活吗?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那些资本家、旧官僚等也纷纷逃之夭夭,那些工厂也就回到了工人手里,工人也就跟着翻身做了主人,这也就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提供了空间与机会。所以说中国工人是在“中国现代农民起义”下实现“咸鱼翻身”的,中国工人是被中国农民“扶正”的,中国工人是“沾”了中国农民“余光”的,是中国农民创建了新中国、而不是工人,中国农民才是新中国的老大、是第一位的主人。毛主席万岁!中国农民万岁!无产阶级万岁!
很赞哦! (103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