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推直选”治买官卖官顽疾?
南京“公推直选”治买官卖官顽疾?
近些年来,整治用人不正之风也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中,买官卖官已成官场久治不愈的顽疾。远的不用说了,许宗衡买官卖官就十分典型。
《联合早报》上有一篇专门揭露许宗衡买官卖官的文章。在许宗衡案发前,内地作家师东兵曾撰文告发许宗衡是“买官卖官的老行家”。其卖官标价为:一个区的正职不低于一千万,一般局长在五百万至六百万之间。
那么,他自己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当上深圳市长的呢?也就一个字:买。
许宗衡曾这样说过:“我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当上这个市长,我已经投了不少资了,现在已经豁出去了。” 据传,他为了买到深圳市长这个官位,至少花费了上千万的资金。网上就有人曝料,说许宗衡是花费了三千万才买到深圳市长这个位置的。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官场上买官卖官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尽管中央也发了不少的文件,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仍未能遏制买官卖官之风,反而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层出不穷呢?分析起来,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权力意志起到了实质性、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话语权被边缘化。如果在选拔干部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无论发多少文件,讲多少硬话,都无助于事。
今天,我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欣喜地读到了一篇题为《中共尝试在城市“公推直选”巩固其长期执政根基》的报道。
报道说,南京市363个城市社区近期通过这种“公推直选”的办法,票决选出了包括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在内的社区党委班子,这些社区覆盖了南京市近一半城区人口。
如此大范围地在城市中推行党内直选试验,这在中共执政60年历史上还是首次,值得关注。
中共南京市委设计的“公推直选”制度分为两个环节,即用“公推”的办法进行候选人提名,用“直选”的办法由党员票选书记。
在“公推”环节,候选人提名由党员自荐、党员群众联名举荐和党组织推荐三种方式产生,其引人注目处在于改变以往由组织单一提名的做法,党员群众有了更大话语权。在此后的公推大会上,党员根据推荐人选的表现进行差额选举,再由非党群众进行信任投票,最后确定候选人人选。
在“直选”环节,就是由全体党员投票,当场计票,选举结果公开透明。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在上级组织确定候选人后,由党员投票选举。虽然也属于“直选”,但候选人是上级组织指定的,同时在选举时又要受到上级组织的诱导和左右,很难保证是选民(党员)的真正意愿。而这次是在选举之前,候选人要通过访问选民,竞选演说等方式,了解选民的利益诉求,推介自己的竞选理念。
42岁的陈明,经过公开提名、访问选民、竞选演说和现场票决等“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赢得多数党员代表的选票,成为中共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社区党委书记。
如此看来,“公推直选”不失为根治买官卖官顽症的一剂良方,使我们看到了解决官场买官卖官问题的曙光。
不难预料,今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从根本上医治官场买官卖官顽疾,作出有力回应。我对此充满期待。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