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太:北方之恋(二)
北方之恋(之二)
宇太
三、直插伊春
车子穿过佳木斯漫长的街道,很快便冲上了松花江的大桥。大概是因为秋天一切都需逐渐归位,松花江水居然出奇的宁静,宁静的让人怜爱,没有丝毫的波浪和喧嚣,犹如一位连生七胎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进入了小憩,连呼吸都是那样的轻柔,似动非动,似流非流,截取她的任何一段,都会象一池安然的镜面湖。只是,湖水里面有血、发浑,仍需沉淀。
鹤岗实在说不上是好地方,尽管那里有亿万富翁,但矿业使那里的环境明显劣于他处,还好,我们很快就甩掉了他。
当车子驶进伊春领地,林的感觉才被引入了应有境界,森的体验也逐渐被推向了顶峰,空气明显清新了,象是被过滤了一般,除了皎洁的路面是裸露的,其他到处都是绿色的浓妆,而且,绿的那么自信,绿的那么坦然,绿的那么扎实,绿的那么坚贞,绿的那么纯粹,绿的又是那么浪漫,莽莽苍苍,自由蔓延,无边无际,四处伸展,林都的大家闺秀风范,豁然展现在我们眼前。她绝没有我预想中的,哪怕是丝毫的狰狞和野蛮,这使我想起了八九年夏季去天山天池时,库尔勒的朋友,知我喜欢开辟,就专门引我从没有路的地方,挤进了原始大深林,越是深处,就越是有几分原始、野蛮、狰狞、恐惧的感觉,这同小兴安岭的柔美线条和平静的仪态,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你看,她平静的横卧着,自然的伸展着,均匀的呼吸着,温柔的起伏着,你面对着她,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只能小心翼翼着,只能啧啧赞叹着,只能无限憧憬着,她高贵的气质、修长的身躯、秀丽的面庞、纯真的笑语,使你既想亲吻她又害怕惊吓她,当你被这神奇的魅力彻底俘虏时,誓死捍卫她的坚定信念,也就随时形成了。
看不够,就觉得快,穿过恬淡清净的伊春市区,稍微爬行了一段山路,就到了森林圣境----林都宾馆。
四、论坛透视
首届东北亚生态(伊春)论坛,其意在于使东北亚生态引起全球关注和重视,围绕东北亚生态建设进行研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创出具有特色的生态文明,并把论坛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黑龙江省政府发起主办,主要由伊春市承办,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林业泰斗人物沈国舫院士、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杜宇新、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经济委员会委员宋晓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表张世钢、伊春市委书记徐兆君、市长王爱文、各有关部门官员,以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奥地利、芬兰等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还有诸多媒体,参加了会议和论坛。应该说,无论是会议的规模与形式、还是论坛的内容和筛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为两年一届的下一届论坛,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就论坛内容而言,窃以为自然科学的东西太多,人文科学的东西太少,抽象的理论太多,具体可行的东西太少,随着论坛的逐步深入,我想迟早会过渡到生态文化结构上的完善。就论坛形式而言,无论是官员和学者,都还存在刻板念讲稿的不良习惯,这既拖延时间也没有快感,窃以为需要改革,发言者当尽力脱稿,限定十分钟,只谈观点和主要理由、点睛论证、竭力把可说可不说的客套话、公式话、过渡话、掺杂加水的话,统统删去,上来就拿干的,避免放肆占有听众的宝贵时间,尽力让更多的人发言。提交论文怎么长、怎么细都行,但发言必须精炼。假如没这两下子,就注定不是精干官员,也不是一流学者。
五、宇太纳谏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不能损天,二不能损地,三不能损人,我想这是最起码的。假如我们的外在得到,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内伤为代价的,那是绝对划不来的,因为我们是以造孽的方式发展,等于慢性自杀。人是不能脱离天地而独立存在的,这是我们赖以存在的宏观环境,必须象保护我们的眼睛、大脑和心脏一样重视。
社会美的根本基础是人,人美的内在基础是良心,良心一旦被毁损,真、善、美必然望风逃窜,假、丑、恶必然迅猛崛起,上不顾天、下不顾地、中不顾他人,只顾自己,只顾私欲,只顾利益,呜呼,社会休矣。
所以,我劝林都伊春,当正其道而行之。
魅力动人的小兴安岭,是自然生态中的美女,她是伊春的,是黑龙江的,是东北的,是中国的,是东北亚的,也是世界的、地球的、甚至是宇宙的。保护她,就是保护中国、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
伊春的天空,理应更加澄澈;伊春的大地,理应更加翠绿;伊春人的人性,理应更加淳朴。惟其如此,伊春的天、地、人,才会更加和谐,融为一体。
因此,伊春的发展战略,必须、也只能是,创造既独树一帜、又切实可行的森林文化生态结构体系。这个结构体系,应该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实惠的,更是文化的。如果伊春完备了这个结构体系,宜春人民足可因此而丰衣足食,并健康长寿,同时,也为人类生态和谐,作出了卓越贡献。
如何促成这个结构体系的实有存在呢?制度是个基础与保证,国家与黑龙江省,应该协调行动,为伊春制定一个特殊政策,就象当年为深圳制定特殊政策一样,不过,社会性质当有本质不同,深圳人是以赚钱为第一需要的,扩大的是资本主义性质,伊春人则应该以保护生态为第一需要,扩大的当是社会主义性质。因此,国家应该在伊春创造一个纯粹的社会主义基地,主动承担起养育宜春人民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他们的基本生存,使他们衣食无忧,私念无存,使他们彻底断绝靠林吃林的恶劣想法,促使他们安心守护小兴安岭这个风水宝地,保证东北亚地区的肾脏功能不受丝毫毁损。这里地广人稀,总共一百多万人口,国家应该给予特殊补贴,养好这里的人,并用这里的人,养好这片大森林,这样做,值。
有人胡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是“大锅饭一人一碗,专养懒汉”,具有大智慧的毛泽东,岂能不知道,人,有勤有懒,有能力高低,有奉献大小,什么时候搞过绝对平均主义?他老人家,只是在初级阶段,更多的关照更广大的人民大众一面,不愿把他们甩的太远,要带着他们一道走向幸福,体现的是最伟大、最地道、也最厚道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文文化核心,就是人道。当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懒汉、蠢材也不是社会主义,任何懒汉,企图以绝对平均主义苟且偷生,任何蠢材,企图和人才瓜分待遇,都是痴心妄想。重新更生的社会主义,将坚决拒绝懒汉和蠢材。因此,伊春新生的社会主义机制,必须设法消灭懒汉和蠢材。
还要看到,阶级属性不是仅以外在的贫富为唯一标志的,而是主要取决于内在的觉悟,大地主柴进是高贵的,但人品也同样是高尚的,充满了与天下人融为一体的心愿,阿Q虽然是卑贱的,但人品却是恶劣的,充满了想高人一等、欺压别人、不劳而获的肮脏心态。显然,柴进虽是富人,但通情达理,心存正气,仗义疏财,侠肝义胆,强烈主张建立公平社会,比起阿Q这样的“贫雇农”要高尚的多,阿Q做梦都在强奸吴妈、奴役小D,所以,靠阿Q这号人,只能换交椅,不可能创造好社会。因此,伊春新生的社会主义机制,必须有能力把阿Q这样的垃圾人,改造为心眼儿好,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倘若把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普遍常规,“深化改革”为绝对化私有,窃以为万万不可,因为无论你制定怎样细腻的政策,都将无法彻底摆脱种种可能的后患。
与此同时,当扩大伊春论坛的世界影响力,广泛吸纳全球性资金支持,以便用于保健小兴安岭的身心健康。
同时,我们在建构这个结构体系的时候,只能把外国专家们的意见,当作参考,绝不可照搬照抄,因为他们的森林,不是小兴安岭,我们做事,必须、也只能遵从小兴安岭原则。
这里应该是一片纯粹的土地,天纯粹、地纯粹、人纯粹,三者合一,就是纯粹王国。当这里净化为人类世界的“桃花源”的时候,还愁她没有“发展”吗?什么是发展?作为小兴安岭,不是那里的人发财是发展,而是那里的环境更美是发展,知道不?既然知道,那就照我的话去做。
我希望,这里最终能成为人类美好社会的最有价值的参照点。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