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也“绝不是社会主义”
“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是一个荒谬绝伦的“创新理论”
思 恩
“贫穷”是相对于“富有”而言的。如果说“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的话,那末,“富有”也“绝不是社会主义”。当今的美国很“富有”,但没有人(包括总设计师)说美国是社会主义。不仅如此!大家都知道美国历来以反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闻名于世;“富有”是它颠覆社会主义,支持和豢养反共分子(如中国的达赖集团、方励之、热比娅等等),推行“和平演变”,进行“颜色革命”等反动图谋的物质手段!
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社会主义)赖以建立的一个重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即“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选3—382)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其所以被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小生产等,不是由“贫穷”或“富有”来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生产的两个因素——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存在形式来决定的,是由怎样进行生产劳动,解决吃、喝、住、穿的生存问题表现出来的。“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选3—13)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劳动者即“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二者在资本家手中是……作为他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因此,形成商品的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这样结合起来一同进入的现实过程,即生产过程,本身就成为资本的一种职能,成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24—44)
因此,“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选3—574)一一这就是说:“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选2—537)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此时终于被承认了。”(选3—41)
所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即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
1. 原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劳动者以共同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共同劳动为基础,归原始共同体成员共同占有。这个原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共同劳动者手中是作为保证共同体全体成员的生存需要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共同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原始社会。
说得更简单点,共同劳动和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原始社会。
说得更确切些,以共同劳动为基础的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原始社会。
2. 古代的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劳动者以奴隶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奴隶主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奴隶劳动为基础,归奴隶主占有。这个奴隶制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劳动者即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并且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之列,奴隶劳动者赖以生存所必需的“吃、喝、住、穿”的生活资料归奴隶主占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奴隶主手中是作为他的物质财富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奴隶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奴隶主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奴隶社会。
说得更简单点,奴隶劳动和奴隶主私有制是奴隶社会。
说得更确切些,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奴隶主私有制是奴隶社会。
3. 中世纪的封建制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劳动者以徭役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封建主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徭役劳动为基础,归地主占有。这个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依附于封建领主的农奴和奴隶一样,也是直接属于生产资料之列的,封建领主以奴役性的条件分给农奴份地,农奴在养活自己的小块份地上劳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给封建领主提供地租、缴纳贡赋、进行徭役劳动,或者说,农奴实现自己“吃、喝、住、穿”的必要劳动的前提是必须为农奴主提供剩余劳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表面上是在劳动者的手中而实际上是在封建地主的手中是作为他的劳役、实物、货币形式的地租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徭役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封建主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封建社会。
说得更简单点,徭役劳动和封建主私有制是封建社会。
说得更确切些,以徭役劳动为基础的封建主私有制是封建社会。
4. 现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劳动者以雇佣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资本(资本家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归资本家所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二者在资本家手中是……作为他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劳动者即雇佣工人赖以生存的“吃、喝、住、穿”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以可变资本的形式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雇佣工人只有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雇佣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资本(资本家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说得更简单点,雇佣劳动和资本(资本家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
说得更确切些,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资本家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
5. 消灭资本主义等旧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劳动者以联合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联合劳动为基础,以集体财产或公共财产的形式归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共同占有,——“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选3—13)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为自己谋福利的手段。这个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社会主义联合劳动者自己的手中是作为“按照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选3—319、437)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或者说,二者在联合劳动者自己的手中是作为“社会……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与“个人……生活和享乐的资料”(选3—319~320、437~438)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联合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吃、喝、住、穿”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以社会产品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由联合劳动者直接占有(这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3—832)的必然结果!)。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联合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
说得更简单点,联合劳动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
说得更确切些,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
(在晚期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农奴制度或依附农制度即封建社会制度、初期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都存在过的、没有构成独立社会形态的、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了的独立的手工业者和自耕农等等生产者——“小农经济和独立的手工业生产,一部分构成封建生产方式的基础,一部分在封建生产方式瓦解以后又和资本主义生产并存。同时,它们在原始的东方公有制解体以后,奴隶制真正支配生产以前,还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23—371)——的“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他们的劳动以私人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以生产者个人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以生产者个人的私人劳动为基础,归生产者个人直接占有。这个“小生产方式的基础”,决定了生产者独立地、分散地进行私人劳动,二者在生产者个人手中是作为他的私有财产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劳动者赖以生存的“吃、喝、住、穿”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归私人劳动者自己直接占有。
简单地说,当劳动者以私人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他们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以生产者个人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的时候,就是小生产。
说得更简单点,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和生产者个人私有制是小生产。
说得更确切些,以生产者的私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是小生产。)
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上的人们一致公认:人类历史上最“贫穷”的原始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为什么呢?因为在原始社会里,劳动者以共同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生产资料以原始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存在形式存在。在这里,到底是总设计师的社会历史知识“贫穷”到了在零以下呢,还是世人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公认最“贫穷”的原始社会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大过错呢?!
既然断言“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那末,承认很“贫穷”的中国在1956年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岂不是自己在抽打自己的嘴巴?!或者换一种说法,按照关于“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的说法,中国根本就不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何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如果“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的说法确实能够成立的话,那末,“贫穷绝不是资本主义”的说法也能够成立!这样,由于中国“贫穷”,别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了,连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都不够格!这荒唐不荒唐?!
因此,离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存在形式——联合劳动和公有制,侈谈什么“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是荒谬绝伦的,是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社会主义的具体表现!!!!!
显而易见,莫大的不幸和耻辱就在于:
一方面,他十分明确地承认“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选3—382)
另一方面,他又在自己的“创新理论”活动中,完全彻底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联合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即联合劳动和公有制,判断姓社的标准,是联合劳动和公有制,判断姓资的标准,是雇佣劳动和资本(资本家私有制)这一“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既提出来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一个不符合中国人公认的本质概念(“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现代汉语词典》52))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有的特征,“消灭剥削”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前提条件,二者都不是社会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又提出来了“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论(离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社会性质即社会存在形式联合劳动和公有制谈空洞抽象的“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
200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