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对于《终极三国》的几点思考

火烧 2009-08-18 00:00:00 文艺新生 1031
文章围绕《终极三国》中蒋干失踪的剧情展开,分析其在政治斗争中的角色命运,探讨历史背景下的角色消亡与政治惯性,结合历史事件如土木堡之变、岳飞案等,揭示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1.蒋干哪里去了?

    自从蒋干失踪以后,终极三国后续就没有给出介绍。随着东汉、五虎对董卓势力对抗的激烈程度和全面开展,也没有再度提起蒋干,对于蒋干的生死似乎都已经无关大局。而随着即将担任雄职的袁绍出场、担任汝南新学生会会长的袁术的出场。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戏剧的演义的话,有理由相信官渡之战的可能。但是不排除是三英“赞”吕布的搞笑场景。但是严肃的来说作为学生会副会长以及班长的蒋干的地位将逐步被代替和消弭的情况下,蒋干的再度出场就很难进行合理的解释。剧情发展的速度越是激烈和全面,前期消失人物的重新出场就越难以给出合理的安排。比如明代中期的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也先送回来之后,即可被新立的景宗给架空。这也就是说在激烈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背景下,一旦组织机构乃至国家在这种对抗中达成新了平衡和关系的重新排列的时候,原有出局人物将会面临被淘汰和消灭的危险境地。这又反过来说明南宋赵构对于岳飞的迫害的正确性,皇权专制型下的绝对排他性使得赵构对于岳飞政治口号下显示出惊人的恐惧。除非领导人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否则即便是被赶下台,传统的政治惯性会将这种不对称的政治地位给扭曲过来。唐肃宗也正是如此抓住了唐玄宗的重大错误之际不是赶走了原有的皇帝,杀掉了对于自己具有威胁的兄弟么?而唐肃宗的这种天然的幸运正是得益于自己力量的强大和乱局的一种强大所获得力量,唐玄宗的自我退步为太子挑战皇帝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支持。而这种不幸正不是景宗和于谦的悲惨写照么?夺门之变里面,传统的力量惯性下,作为太上皇的英宗重新获得绝对的权力。在明代乃至清代,一切官僚机构的制度的完善造就了传统政治惯性的可能。而英宗消失的几年里并没有被忘记而重新获得权力的可能皆有赖于此。

     而戏剧中的蒋干,则似乎天生没有这种可能性。从政治地位,戏剧的角色,个人的作用等方面来看均是一个可以被其他人所能取代的人物。他的走,学生会不照旧么?他的没,班级不照样上课?所以蒋干最后如何出场,我十分期待。当然在戏剧的搞笑成分里,进行爆炸式的出现并没有任何的可能性。只是按照历史来分析,蒋干的地位岌岌可危。

    多余的话:而这种难堪的境地不正是证明了赵构的聪明和远见么?作为中国人的一种特性而言,人们总是不会带着战略性的眼光来分析看待以及处理这些问题,只有当问题出现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了。伤害到更多人的时候,英雄的崇拜和赞扬才能被镌刻在历史。这种无奈的结局和短视的思想缺陷中不正造就了这种悲剧么?难道真的要到灾难来临的时候才佩服先知者的伟大,难道只有血泪才有教育的意义?无疑,这种崇拜是极端的愚蠢和可怕。这其实也道出社会地位的差距和社会分工的秘密。庸俗的大众将利益的分配交给了精英集团,那么精英集团就有必要承受这种非人的谩骂和可耻的嘲笑以期在灾难来临的时刻重新获得大众的支持和彻底的拜服。而这种秘密正在被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所挑战,因而在这个结局中我想说的是:有什么样的能力有就什么样的义务,任何的较量都是综合国力素质的较量,个人的突出并不能代替处理复杂问题的一切。而这个时候我的思绪已经带到了扁鹊三兄弟中···

2.孙策、阿公的出现为什么没有引起刘备以及阿香的反应呢?

     很奇怪的是,在演员表中,大东是一人分饰两角的,但是在比武场上,呼延觉罗·脩并没有出现在见到阿公时刻的惊恐反应。而在见到被砸伤的真刘备、大乔、阿公的出现中出现“分身”这样的概念呢?而进一步做出心理活动和行为上的反应呢?同样,有人认为(看到有类似的评论)阿公就是阿香的师傅,理由是有来过银时空执行过任务而且有严重健忘症。但是不要忘记了。阿公很可能就是董卓的分身,分身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外貌长的十分想象。如果要是两者为等号那么阿香怎么可能在最近的几集才交代他的师傅呢?而且,如果不出不同时空下分身的身材是一致以外,我几乎有理由相信阿公不是董卓的分身,理由很简单,阿香曾经在戏中说道她师傅是最近一次是在两年前,如果不出现减肥就即便是减肥,这种对于人的印象的改观会如此之大?当然,分身即便相像,但是个体的发展在不同时空是不同的,在此我只是提供一种可能性而已。当然戏剧怎么编是另外一回事?

3.既然有秘密为什么不去调查呢?
     十分奇怪曹操的作为,三番几次的怀疑呼延觉罗·脩的真实身份的时候却是迟迟没有动静。从董卓由狗还人之后,很明显的使用了魔界的手段,而诸如其他的银时空猛将么不同的是,曹操居然逃出来了,而且庞统一族本身就是担负起魔界的一些任务,这种种都已经表明,对于时空的存在,银时空的人是知道的,至少有所了解。而曹操既然有脱离魔界的可能加上穿帮镜头中的呼延觉罗·脩的蹩脚掩饰都有理由使得曹操进行彻底的调查。而在河东高校战役中,曹操的情报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周围朋友的彻底调查不是更加简单么?至少也应该有所行动,否则在一旦身份被揭穿,曹操不可能只是一脸的“啊”吧?这个也太不符合曹操以及他背后的神秘力量了。换句话说,有秘密需要调查和知道的反而是曹操,否则在日后对抗和消灭以及统一北方诸部势力上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因为对于刘备真实身份的怀疑恐怕还有阿香,周瑜代表的江东势力以及董卓的凉州势力,也是很奇怪的是。董卓既然有去过魔界而且有魔界的力量,他应该当然知道其他时空的存在。换句话说,对于五虎以及王允校长在仓库获得磁带但是却惨遭埋伏的较量中应该感觉的出来,但是很意外的是,董卓却选择主攻方向是阿香。这点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说对于敌人的选择消灭中,不是因为力量的强大和实力的惊人作为依据。而是要对其神秘力量的进行彻底的调查和了解。这样,才能从整个战局中出发进行相关性的战略规划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胜利。那些在国外的民族社会主义革命中诸如巴黎公社等等,都只是过多的估计了现有敌人的对抗和较量,恰恰相反,最终夭折这些革命的无疑不是后来的“中立”、“有好”国家,那这样看来,秘密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条件,这也正符合森林法则和三体中的宇宙法则。从逻辑上来看,恰恰是呼延觉罗·脩的身份以及背后力量才是真正使得曹操。董卓畏惧的。因为老一代的战争中的继承格局的相互了解会使得各方面在摩擦的过程中达成妥协和退让。但是新而且神秘力量的恰恰是藐视这些规矩和伦理的时候,这种人物才是首当其冲要消灭的。毕竟,只有相互了解,和平的格局和平衡更容易到达。阴谋家之所以可怕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按常理的出牌和难以估计的攻势以及所带来的损失上而遭到人的忌惮和不余遗力的铲除。

4.刘备真的只是一个食客?他背后难道就只有铁时空那需要加之管束的力量而十分的虚弱么?

   从汝南高校一役,三国的格局在思想上已经具备大体的思路和发展轨迹。从周瑜对于呼延觉罗·脩的能力的肯定和那番颇有三国格局的话语中,至少对于当下的崛起势力的眼光性上不得不对周瑜这种惊人的预见性和判断力的解读上有深刻的佩服。从戏剧上来看,就连董卓都要看上一看和忌惮的袁绍出任雄职的评论的戏码里,周瑜的这种直接PASS就几乎已经让袁绍够郁闷的了。还没有出场牌子又很大势力强悍的外表下呗直接给忽视。要是是我袁绍我非和他拼命不可。连我的动作都没有看清楚的时候,周瑜就已经将这种英雄的称谓给与孤家寡人的刘备的时候。这种超人的眼光和卓越的领导力不由不让人佩服。这就好像势在其芒而内无有足被剑一般锐利的眼睛扫射过的通透感的恐惧和绝望。

    而张飞的有钱以及25集一笔带过的马超教邵(没看清楚字)的凉州部队的话语中,其实三国的斗争就已经预示已经开始了。除了先期的思想准备之外,在财力的贮备以及兵马以及地盘上可能性,刘备已经具备了独立并对抗其他势力的资本。而最关键的是,呼延觉罗·脩本身就在不自觉的按三国的轨道前行中,那么刘备的这种所谓的地位和发展的既定条件下,似乎已经表明在日后于曹操分裂的爽快以及迅速部署战略攻势的过程中的惊人反应力和处理能力。只是曹操如此聪明却没有做出表示。当然这有戏剧如何安排的成分在里面,更主要的是我是按三国演义的逻辑来套这些矛盾所得到的结果,那当然这种可读性和分析性反而就不强,这也只能算是一种业余的猜想而已。

    而且更奇怪的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A货达人”居然能拉连五虎、阿香以及曹操,而反之在周瑜、大乔的口误中的两极反应,不由得又对于刘备的这个人格和戏剧处理上的一些漏洞而感到遗憾。居然连曹操都能爽快接受的“A货达人”以及读遍“二十四校”的关张的轻而易举。我不由得产生了疑问。但是总之,这个还是蛮好看的。继续看下去也许会有不断的收获。期待着在最后一个暑假里面获得自己新的进步,这也许就是我喜欢三国并写下来感想的原因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