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瞿秋白先生《多余的话》的深思…

火烧 2009-08-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瞿秋白《多余话》的反思价值,分析其历史背景与个人思想转变,思考其对现代共产党人的启示,强调阶级立场与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

瞿秋白 先生写“多余的话”是在他已知自己不久即将离开人世,平静而坦然的心情想给后人最后留下一点什么“遗产”。也是这篇“多余的话”在“文革”中被定为叛徒。他的家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才获得平反,恢复名誉。  

瞿秋白 先生是一名历史人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短暂的一生走完了不平凡的人生,在他面对死亡之时写下了“多余的话”,也是这篇“多余的话”使他的历史引起了争议。  

最近有一点时间,读看了几遍“多余的话”。“多余的话”是由“历史的误会”、“脆弱的二元人物”、“我和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段落组成。再了解一些当时的一些人物的历史背景与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时间己过了近八十年, 瞿秋白 先生留下的“多余的话”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中有否值得思考的意义?对于现代的共产党人有否值得深思的意义?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多余的话”又有什么意义?…  

今天我们用换一种思维方式来看“多余的话”,与人交流…。  

一、        瞿秋白 先生是通过“多余的话”坦然的对自己短暂一生的道路的反思,而且进行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实事求是介绍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偶然性走向必然性。在时代的大变革之中,通过自己的人生道路,解剖自己。他是爱好文学的,由于他熟悉俄文,俄国又是第一个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瞿秋白 先生比别人更容易的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情况。他虽然爱好文学,对政治兴趣不足。但是他是一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良知、有民族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在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军阀割据,人民苦难深重的时候,一切有良知、有民族责任感人们都在运用各种方式为自己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瞿秋白 先生又是中国人民中比较先前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了解到俄国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情况的人之一,在中国社会动荡之时,他自觉与不自觉的被推到历史的潮流中去。是有“历史的误会”,但也是历史的必然!…  

二、       通过自己揭示人性的二元,阶级立场的转变是多么的痛苦和艰难!  

人,每个人思想上都存在二元,尤其是有思想之人更为明显。人的二元即善与恶、公与私。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利益,不同信仰,不同环境等对善与恶、公与私的解释也有所不同。 瞿秋白 先生通过自己的家庭阶级的铬印,与新接受马克思主义无产阶思想,在转变过程中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痛苦与艰难斗争,用自身的感受坦诚的向后人解剖,让人们去思考…。不要以会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他严格的要求自己,无私地向后人,或党的组织承认他不是一名彻底的共产主义战士。…  

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坚定的,面对死亡他也决不动摇!  

三、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左、右倾错误路线中有共产国际的因素,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社会实况,以他们认为成功的经验指导中国的革命,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中都以共产国际唯从是命,不根据中国的社会实况,全盘照搬来指导中国革命。使革命遭受严重挫折。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张国涛等,尤其陈独秀,他担任领导期间,对革命造成严重的损失,组织对他批评及处理,他感到非常冤枉。他认为如果是犯了错误,主要责任不应由他来承担,应由共产国际来承担,因为他是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最后他选择离开了他自己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他们都没有像 瞿秋白 先生那样坦承的解剖自己,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坚定自己的信仰。…  

四、       最后的认识:“要磨练自己,要有非常巨大的毅力,去克服一切种种“异己的”意识以至最微细的“异己的”情感,然后才能从“异己的”阶级里完全跳出来,而在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里站稳自己的脚步”。…  

瞿秋白 先生在坚持自己的信仰或放起信仰,生存与死亡的选择时,他最后选择了从过去“阶级里完全跳出来”,愿为自已的信仰,愿为无产阶级的革命队伍献身!  

他含笑唱着《红军歌》、《国际歌》英雄就义!…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瞿秋白、方志敏两位烈士牺牲时都只有36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如果他们选择愿意放弃自己信仰都能生存。但是他们选择了坚定自己的信仰,这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不被消亡的精神。瞿秋白、方志敏两烈士在生命最后时刻在狱中都留下文章。方志敏写了《可爱的中国》、瞿秋白写了《多余的话》。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知道的人比较多,瞿秋白《多余的话》知道的人比较少。因为《多余的话》看起来消极因素比较多,只有在“文革”时期被作为叛徒证据才有一些人知道。  

历史己过去七十多年,我们平心而论再来看 瞿秋白 先生《多余的话》在消极中有否积极的意义呢?  

我个人认为是有的。因为《多余的话》中是严厉解剖自己、不指责他人及组织,实事求是坦承表白自己的二元思想,勇于承担自己责任,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坚定自己的信仰,愿为信仰而献身。  

如果共产党人,大大小小做过一把手的人,做过主管一方工作的人,现在退休了的或在岗位上的人,如果能抽出一点时间(少去一些误乐场所,少去找一些二奶)象 瞿秋白 先生那样严厉对自己解剖一下,坦承的反省自己思想中的二元,勇于承担自己责任,敢于修正自己错误的地方,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那么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是有益的,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也是有益的…。  

虽然中国建国六十年取得世界瞩目伟大成绩,但是在走向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进路上,不断的解剖自己,不断的反省自己,对于个人,事业,民族都是有益的。《多余的话》也许是瞿秋白先烈用另一种方法留下的遗产。…  

澳洲娄伟  

2009-8-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