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工资98年之后就无实质性增长?
文章分析98年后工资未实质性增长的原因,指出国企私有化导致工资谈判能力下降,工人失去利益分配,而剩余利润被私人老板占有,工资增长受限。
很多人觉得,工资好象总跟不上物价,总跟不上通胀,但又不明白原因在哪里。
有人将收入与物价进行历史对比,认为98年之后,工资就无实质性增长,现在五千元,实际购买力还不及98年三千元。
为什么会这样呢?
98年之后,就是全国大破铁饭碗之风开始的时候,由那时起,国有企业纷纷转让给私人。
本人认为,国企私有化是工资没有实质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国有时代,企业创造了利润之后面临着一个这样的选择:
1、按国家规定将利润上交。
2、尽量将利润截留。
显然企业领导不会笨到将辛辛苦苦创造的利润就傻乎乎上交了,后者才是正常的选择。既然利润截留了,领导当然会拿不少,但限于国企性质,也不能拿太多,余下的就发放给员工了。在那时,国企仍然占企业大半江山,所以民众也均沾了利益,工资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有实质性的增加的。
98年之后,企业纷纷转为私有,私人老板当然不会那么客气,利润不管多少,只要发放给工人的工资能维持工人生活就可以了,剩余的全部占有。而工人又没有工会,不具备工资谈判能力,所以只能看着私人老板发财干瞪眼。
至于留下来的国企,象中移动,石油之类,员工工资则仍然年年增加,成了众人眼中的就业大热门。
右愤们天天嚷嚷市场经济好,但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从私有化中得到任何利益,反而失去了工资增长的可能性,真是下贱到极点。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