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

火烧 2009-07-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关系,分析阶级矛盾及帝国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强调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揭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及解决路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充满了矛盾,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自从阶级出现之后,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奴,资产者和无产者,一句话,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在阶级社会的全部历史当中。

我国现阶段还处在有阶级社会,当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只要人类未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就必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就必然要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来达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既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就必然存在“不和谐”因素,也就是存在矛盾,而这个矛盾的主要表现就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它都是客观存在。承认这个“存在”,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反之,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从国际来看,这个世界上还存在霸权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而帝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垄断,就是掠夺,就是争霸,就是战争。一切爱好世界和平的世界人民必然与之相对,必然要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战争。当然,还有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与帝国主义走狗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大狗与小狗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帝国主义,就存在世界大战的危险性。诚如毛泽东所说,对于世界大战无非是战争引起革命或革命制止战争。而这就是世界的“不和谐”因素。

从国内来看,最大的“不和谐”因素当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矛盾就是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帝国主义的矛盾,是搞社会主义还是搞资本主义的矛盾,然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藏独”、“疆独”搞分裂的背后是帝国主义操纵,目的是制造混乱,分裂中国,妄图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其实质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由于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无产者与有产者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以及对其限制的不断放宽,普通的工人农民与官僚资产阶级之间存在着矛盾;所谓的“新三座大山”以及腐败问题、“三公”问题、黄赌毒问题等等,只是阶级矛盾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表象。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矛盾都是不断斗争的。

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经过不断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最终必然导致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矛盾的解决,而不是矛盾双方的调和。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里,对尖锐、复杂、激烈的阶级斗争“视而不见”、“闭口不谈”,宣扬建立“和谐社会”,歪曲阶级斗争才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其目的就是让帝国主义资本主义长期存在下去。

建立“和谐社会”只能是无阶级社会(只有无阶级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而无阶级社会只能是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必须经过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经过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