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今日笔下之流

火烧 2009-07-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以独居生活为核心,表达对自由随性的追求,对比北京的喧嚣与个人空间的珍贵,强调精神胜利与自我认同,同时反思现代城市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差异。

下了雨,小区院子里洗得干净纯洁,点缀在小区的片片茂密树林,纹丝不动,眼见得卧在丰厚叶子上的雨珠,压垮了叶子的强力支撑,低落下来,妙,竟然落到脖颈里,嘻嘻,真他娘的舒服。

属于绝对一个人的世界是最好的,随心所欲,老实说,今日才穿衣服,前两日多是裸体的,门窗紧闭,锁住热气侵犯,打开空调,降低温度,做自己想做的,甩了小裤头,更有了无挂无碍,通通脱脱的感觉,便是偶有窗帘不拉,也算是奉献了活生生的裸体艺术。倘若真的被偷窥,也算是为男人争了气,不能老是男人偷拍女人私处,也要女人偷窥一下男人才好,尤其是偷窥我,更得劲儿。

就是比在北京好,在奥运村奥体公寓里,也断然不如我的所在好,尽管这里是破旧的,简陋的,但却是我的,这种独立主权的感觉,会使人异常充实。客观上的好不是好,主观上的好才是好,你再幸福不认为幸福也不幸福,我不幸福认为幸福也是幸福。我什么也不伟大,但我的认为很伟大,这就足够了。洒家便是阿Q的祖师爷,一个透彻的伟大的精神胜利者,嘿嘿,管得着麽?

那狗日的北京,到处都是令人心烦的汽车,驱使空间缩小,气温变热,随处人满为患,不得安宁,只有傻瓜才愿意天天在这里做行尸走肉,并盲目以做临时北京人为贵。也有清净处,诸如奥运村里,就是空空荡荡,仿佛刚刚清理过的杀人场,荡漾着一股体面而空旷的凄凉。

外表的浮华丝毫遮蔽不了我穿透本质的灵光,地铁下的小贩,正义路的乞丐,大学生自楼顶跳下的慢镜头,依然刺激着我还依然不够安分的灵魂。

我想起了八十年代初在京念书时的北京,那时的北京,厚重、沉稳、安宁、宏大、古朴、空旷、自然,没有噪杂,没有喧嚣,但却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大境界。地广人稀的长安街,鹤立鸡群的十大建筑物,尤其是长安街两侧密集的自行车流,构造了首都的独特风景。虽然还不够奢华,仍不失为朴实稳健的大家闺秀。而今,虽然北京大大时髦了,但总有一种垫鼻割眼、浓妆艳抹、盲目作秀、招风惹草的妓女之态。

汽车就一定是比自行车进步的麽?你美国发展你的汽车,我中国发展我的自行车,你当汽车王国,我就当自行车王国,有何不可?你地广人稀,发展汽车合适,我人多地窄,发展自行车合适,我犯不着跟着你追时髦。即便打起仗来,自行车队灵活机动,也一定能大败你的汽车轮子。

你有一百个原子弹,我不怕,我只搞十个,只要求打得准,公然声称瞄准了华盛顿和纽约,就完全可以把你邪乎住,然后踏踏实实按中国特色搞建设,稳稳当当提高老百姓生活。谁也不用尿,谁能奈我何?亦步亦趋跟人家屁股后头跑,仿佛离了他们我们就没出息,人穷志短,媚态百出,成何体统?

何必如此。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并不是我们必须求他们,而是他们早晚必须得求我们。只须军事上镇住这些怕死的家伙,中国就可以稳居世界东方,并迟早会掌控整个世界。

小见识,看不透,气煞老夫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