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能当上官果然是成功!

火烧 2009-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当上官不等于成功,真正成功在于履职表现。以周森锋年轻任市长为例,分析升官与事业成功的关系,强调百姓口碑的重要性,质疑年轻干部任用过程的透明度。

当上官是成功还是当好了一个官才是成功?结论应当是后者。当上官意味着责任的赋予,能否履行责任,能否按要求履行责任,能否出色地履行责任,这个结论都得等到任职后一段时间或任职结束时才能做出评判。  

“应当的”是应然,不一定是实然。  

听说朋友、兄弟、同学升官了,打个电话往往这么说,“得给你庆贺庆贺啊”,啥意思?成功了。这是俗人,我一直这么认为。成功与升官没有关系,事业有成,官没升上去,这种事不罕见吧?但成功就是成功,没升官照样成功。事业有成还是无成,从一时看,是组织人事部门说了算,是领导说了算,但从长期看,还是老百姓说了算。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事业无成,或者搞得一塌糊涂,甚至在任上坐了一腚屎,照样升官。官升上去好几年,原来任下的百姓还一直告状、上访,闹个不休。这照样是不成功。这种情况也不罕见吧?从这个角度看,升官以后可能会事业有成,但只是可能,只是具备了成功的可能性,而离现实的成功,还有很大距离。这应当是很有见地的人的见识。学者、领导有没有见地?周森锋的导师一听说学生成了最年轻的市长,就说其学生事业有成。周森锋老家的父母官一听说周森锋成了最年经的市长,就说是老家人的骄傲。这就让我无所适从,到底是俗人变成了有见地的人,还是有见地的人变成了俗人?  

有人告诫我们,不要炒作。有人劝说我们,29岁做市长没什么不正常。这些话是放空炮。有人搜索出了周森锋及其妻的有关读研期间的论文,提出了质疑。有人搜索了周森锋,尤其是其妻传奇般的背景,提出了疑问。这是炒作?我认为不是。这些东西都是证明周及其妻人品的很重要的证据,也是调查周森锋及其妻两位优秀干部在任用中有无猫腻的起点,如何是炒作?即便这是假的,那么造假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前提是你得光明正大地证明其为假。炒作应当禁止,但求真的过程是不能压制的。给求真的过程戴上“炒作”的帽子,这才是真正的别有用心。我发现有几个人一直在说,29岁为什么不能当市长?并以此来论证周森锋任职的天经地义。这是转移论题。我发现所有的质疑声音虽然都没有避开这个29岁,但真正怀疑的不是周森锋的年龄,而是怀疑这颗政治卫星是怎么放出来的?放卫星的过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且不排除持有“放出的是一个卫星,还是一颗核弹”这样的忧虑。既然对于升官之前的过程有疑问,为什么不能提出来,而非得等到若干年后让时间来检验?而且人们已经等过很多次了,并发现如果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往往等检验结果出来后,一切都已经晚了。  

我并不反对周森锋当市长,但我反对道貌岸然的封口者。几天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使我又生了几个疑问:一,媒体采访的对象很特别。人大代表,这是已经表了决的。同事,能说什么?亲属,会说什么?有关部门,真正了解么?难道周森锋在这之前的工作对象中没有群众?为什么听不到广大群众的声音?从以前有关媒体采访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位文盲村民,经常操着新闻联播的腔调说话,所以我们也并不怎么相信。而这次,连我们不相信的关于普通群众的采访也没有发现,难道是疏漏?二,周的导师说很高兴的同时,还表示不希望周受到打扰,这是一种什么态度?让大家闭嘴?三,周的态度与其导师几乎同出一辙,感觉“压力很大”“比任职还大”。一个一把手不想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目光之下,害怕任何质疑,为什么?四,就是前面提到的出来的某些反对质疑的网友,紧紧咬住29岁当市长不违反规定,却恰恰回避了二年基层锻炼的条件,回避了是什么样的政绩使周及其妻这么快身居要职的。周妻无所谓,周的职位非常不简单。说是市长,其实就是正处级。大家不要仅盯住正处级,一个部门的处长不是个什么重要的职位,而同样是正处级的县长或县级市的市长,绝对不是个小角色,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人口的一个县或县级市的行政升官,什么概念?依照常理,任命一个县长,最起码也得让该干部先到基层部门锻炼一下,检验一下他的工作能力,就算违规或称为破格,这一步也是少不了的。这是应有的慎重。放这个政治卫星时的迫不及待的表现,让人生疑是正常的,所谓“不炒作”“不争论”倒是非常不正常的。而放出这位政治卫星的政治总工,预先也应当考虑到周对必将引必的广泛质疑的承受能力。而周的表现似乎并不令政治总工满意或该政治总工因为疏忽而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能当上官就是成功,这或许是某些人的认识,或许是当官人亲朋的认识,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他们既会对他今后的表现拭目以待,也会对他是怎么当上官的提出质疑,这是他们的权利。“不炒作”论者倒是应该被封口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