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公理
权力与公理
谁都会明白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当权力与公理(即公众舆论)趋于一致的时候,这个社会肯定是比较理想的(即比较和谐的);当权力与公理出现不一致的时候,这个社会肯定是不理想的;当权力与公理出现严重不一致的时候,这个社会肯定是严重对抗的,并且,权力与公众双方肯定都是不想看到这一情景出现的。所以,权力与公理,这实在是一个既简单而又非常复杂、既十分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而,它应该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权力当局时刻高度关注问题。但我总觉得,在当今社会,似乎鲜有权力对公理的关注。对此,我的依据如下。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当官方堂而皇之的提出不问姓公姓私、不问姓社姓资(见 1997年8月12日 的《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的时任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的 李 君如在“十五”大之前以“吹风”),大力推行私有制,允许剥削与压迫,让资本家入党,并且还提出“不争论”的时候,请问,这权力还关注公理么?
在举国上下惊呼“中华民众的道德品质滑到了历史的最低谷”的情况下,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的时候,权力却公然将吹捧蒋介石、贬低毛泽东的方永刚树为理论标兵,请问,这权力还关注公理么?
特别使网民们深恶痛绝的是,在世界已经进入网络化的今天,一些权力却极力于关闭网站的大门,企图扼杀公众舆论,这充分说明:这些权力不仅是不关注公理,而是已经顽固地站在了公理的对立面了。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引入这样一个镜头:
有一幅照片留下了感人的一幕:当毛泽东握着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的母亲的手时,在这位柔弱的母亲的脸上,看不到悲伤,只有微笑。为什么?因为她知道,在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中,有自己的儿子,也有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慰问她这个烈属的,同样也是一个烈属!她同样知道,他们的儿子,都是为这个国家而牺牲的!都是为一个虽然历经百年屈辱、虽然贫穷但要尊严地活下去的中国人民而牺牲的!她感到骄傲与自豪。在老太太身上所显现的是一种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畏强敌、追求尊严与平等的理想主义精神!是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主义精神!——而这,就是毛泽东的精神!就是抗美援朝精神!
我其所以要引入这个镜头,是想借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当权力因畏惧公众舆论而尽力奉献时,这个社会就一定是日渐美好的;当权力因无视公众舆论而变的贪婪时,这个社会就一定是日渐危险的。
秦川牛
20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