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谁是“买官卖官”交易操盘手?

火烧 2009-05-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揭露买官卖官现象的根源,分析官本位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强调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重要性,呼吁坚决打击腐败行为。
  李源潮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是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最有威慑力的手段。要有案必查,发现一件查处一件,让那些想搞名堂的人心生畏惧、自我收敛。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  

  目前最需治理的当属“买官卖官”不正之风了!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官本位的意识太顽固了,其严重程度已经到了危及执政党地位的程度。  

  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由来已久,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年,从我们上数三代都是饱受儒家学说熏陶的人,我等之辈岂能不受影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官念”潜移默化中浸蚀着每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承认与否,有多少人见了领导不是嘴角上翘、腰背微躬、双手下垂、注目行礼?每天我们从电视报纸中耳闻目染的不是领导讲话、就是领导视察,再就是某人受到市长或省长的“亲切接见”,仰或是领导为酒馆剪彩、为洗浴城揭牌.......领导的尊容永远是众人仰慕的偶像。  

  中国人的浓重的“官念”意识形成是有久远的历史渊源的。  中国是重"官"的社会,人们都想当官,又都怕官,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官分九品,形成庞大而严密的官本位体系。等级森严,上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越大权越大,享受待遇就越高,地位就越显赫。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这种“唯官是从”的封建意识在现代社会也是根深蒂固的。     

  中国人官本位思想决定了代表各种官职的“乌纱帽”是有价值的。封建社会就有“卖官鬻爵”的说法,买官卖官,自古以来就有。不过历史上卖官鬻爵与今天买官卖官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是卖的原因不同。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卖官是遇到财政危机时,为了积累国家的财富而拿出一部分“虚职”出卖,而今卖官,是少数腐败官员出于贪赃枉法的目的地;二是卖的目的不同。历史上卖官所获得的收入归“国家所有”,而今卖官得到的钱归官员所有;三是卖的官位不同。历史上所卖的官通常是无权的“虚位”,只是个名分而已,而今卖的官则是实权实职,货真价实。四是买官卖官的危害程度不同。历史上的买官的人为的是“虚荣”,危害有限。而今的买官多是为的“实际利益”,买官者视“投入”为“投资”,一旦买到的“乌纱帽”戴到头上,便加倍的贪赃,成本和收益是不成比例的。  

  不管是旧时的“卖官鬻爵”,还是当今的“买官卖官”归根结底是有“卖官”的,有卖才有买,这个亘古不变的市场经济的规律也是适应官场潜规则的。  

  为什么这种提拔干部的腐败之风,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选人程序虚设”。每一个被“选”者都“走过”干部提拔任用的程序,知道这里面的猫腻的人都知道,在走程序前,就象拍卖场上的交易,基本上“买主”是举了牌子的。  

  要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干部管理体制上的腐败问题。杜绝买官卖官现象,首先就要堵死卖官的源头,程序透明是必要的,但最关键的是要坚决打击“走程序”之前的幕后交易。还要下决心消除有可能使公仆变成老爷的体制弊端和坚决遏制“买官卖官”的市场,才是最根本办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