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片丰收离我渐近
有一片丰收离我渐近
——我的2009春耕记事
2009年是一个不寻常的年头,想必许多人也都感觉到了。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深不见底,主流媒体宣扬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及“歌舞升平”的“和平盛世”,却又让那些因正义和良知而发出的呐喊显得十分微弱。
对于我个人而言,2009更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在我开始着重探究“人生意义”、“人生目标”和“理想与信仰”等对于我个人而言万分重要的问题(侧重于这些问题会让我脱离空虚、迷茫、无助、孤独等情绪的困扰)时,关于如何实现,我也总算是迈出了实践的一小步。
对我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自2008年7月份以来,我便投入到“农业集体化与合作化”的试验和实践工作中。2009年2月中旬,则开始全面启动本年度春耕事务。在与诸位同仁经过这三个多月的努力之后,现在总算可以坐下来回味一下春耕生产了。
种植方面,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主粮水稻,辅助高产作物红薯、香芋、花生,具有药用价值的农作物绿豆、春玉米及生姜的不等面积种植,播种应算比较及时、管理也还算到位,目前的长势应该也还过得去。
瓜果蔬菜方面,就品种而言可谓应有尽有。辣椒植株近千棵,黄瓜、西红柿、豆角、空心菜、包菜等已成为饭桌上的“主打菜”,而线瓜、苦瓜、南瓜、冬瓜、茄子等,目前也是攀爬、打花、挂果,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除却这些时令的新鲜的纯绿色原生态健康蔬菜外,还有营养价值与市场价值都相当可观的土鸡及土鸡蛋——遗憾的是,最近雨水过多,不利于土鸡寻食和运动,不少小鸡都相继夭折了!
雨丝已经和阴云、微风缠绵数日而不肯离去,果香阵阵袭来。不禁,回想起春耕时节繁忙、充实且意义非凡的一些片段来,摘录于此,以示纪念和同道分享、互勉:
【片段一】换工插田,互帮互利
当下的南方农村青壮年劳力缺乏严重,家中留守的人员多在45岁以上,且人数较少,每户一至二人。秧苗成长一定时间后,需及时插入稻田,换工成为大多数农户的劳作方式。
换工时,一般会唤上亲戚、邻居及要好的人,人数通常以“每人每天3分半田” 计。东家即插田家需准备众人的饭食,当有酒有肉,这肉包括鸡鸭狗猪等,较为丰盛。
所以,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起的近一个月来,湘南地区的田野里经常可见一大批人聚集在一块田里的“换工插田情形”——光听那连绵不断的说笑声,不知情的恐怕还以为那是哪个才子在说书呢!
【片段二】开荒岭,翻荒土,耕荒田
种植生姜需深耕细土,在本地,种姜的传统是砍岭开土。岭上多的是竹子、茅草等多年生植物,根深且多,并因多年未垦,无人管理,雨水冲下沉淀的石块非常多,其开垦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南方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但除水稻以外的其它农作物均需要的是旱地。因此,若开荒田来种水稻外作物,挖的土都要高出田埂3至5公分,并且要留出排水沟,以免作物被淹。开出荒土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除草(一般用火烧)——深翻(很湿,都是大土块)——晒草根、干土——碎土(将大土块粉碎)——挖排水沟,整土丘等。开一块2分大的土约需一周左右,还需天气配合,该下雨下雨,该天晴的时候一定要天晴,晒草根很关键,否则管理难度更大。
相较全劳力开垦荒土而言,用耕牛耕作相对而言轻松些,但前提条件也更多些:须先干田干草(最好烧草),并喷洒强效力农药除草,药力完全发挥后方可耕土,深土层的含水量也很大,还是需要碎土,挖排水沟仍需要人力完成。开一亩田用耕作方式1到2天可完成,但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长。
总的来说,因为的确开阔了视野也得到了些微锻炼,这个春天我过得还是较为充实的,以致当连绵的春雨即将散去之时,我总能感觉到——有一片丰收离我渐近!
湘南集体农场主持人:吴芳
2009年5月31日
友联及责联:
13939862004(三门峡)
E-mail:[email protected]
QQ:28276426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