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七) 2009-05-15
网络时政文摘(七) 2009-05-15
东方日报:污染阴霾驱不散 振兴东北谈何易
东北吉林省近日发生罕见的气体中毒事件。自四月下旬开始,位于吉林市的吉林化纤集团一千多名工人相继出现头晕、呕吐、嘴部和手脚麻痹、嗓子发乾等中毒徵状,当地医院人满为患,全市人心惶惶,上万工人因担心中毒而不上班。
然而,面对如此重大的污染事件,吉林市当局却迟迟不介入。由四月二十三日到五月十三日,每天都有人因为气体中毒到医院求诊,但当局却没有追查污染的源头,任由中毒个桉不断上升,实在令人费解。更奇怪的是,在这二十天里,官方媒体对这一宗涉及面极广的集体中毒事件竟视而不见,没作任何详细的报道。
直到五月十三日晚,吉林市当局才出面就事件作说明,市政府发言人称,吉林化纤集团有一百六十一名职工接触不明气体而出现不良反应。官方公布的中毒人数显然被大大缩小,据当地人士透露,仅五月十三日一天之内,因为吸入有毒气体到医院求诊的就有七百人。而有毒气体是附近一家化工企业排出的化学苯胺,这在当地已是人尽皆知,当局却坚拒说明污染源头。
很明显,吉林市当局蓄意将这宗特大气体污染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地方官这样做,表面上是担心影响本地经济发展,深层原因则是担心丢掉乌纱帽,所以不惜昧着良心掩饰事实。
大事化小力保乌纱
吉林化纤集团是一家上市大企业,是吉林省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当地经济中举足轻重。若化纤集团员工大规模中毒的消息曝光,股价必然下跌,产品销路和地方税收都受影响。这就是当局迟迟不公布中毒事件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近年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吉林省取缔污染企业,吉林省当局口头承诺照办,实际上却阳奉阴违,这次发生排放大量有毒气体事故,地方官眼见瞒上欺下的把戏被拆穿,自然要千方百计将事态缩小,以减轻罪责。
东北是中国的传统工业基地,但近三十年来已落后于形势,大批工厂关闭停工,无数工人下岗。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局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然而落后的环保意识却成为实现振兴大计的巨大阻力。
○五年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发生爆炸事件,由于当局处理失当,有毒污水全部排入松花江,导致哈尔滨市四百万人断水数日。随后事态不断恶化,波及数省,甚至引发中俄外交纠纷。最后吉林市副市长畏罪自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也因此引咎辞职。
事后,吉林当局被迫承诺整顿污染企业,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一些经济效益好的污染企业尽力保护。在此次污染事件中,有网民揭露,当局在竭力掩饰污染源头的同时,却偷偷为排放毒气的企业消灭证据。更不堪的是,有医学界人士早就化验出这是一宗有机物中毒事件,当局却刻意隐瞒真相,令医生不能及时对症下药。当局声称以人为本,原来只是说说而已。
正是官员们的落后环保意识以及罔顾民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作风,导致东北上空阴霾密布。这些阴霾不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永远是海市蜃楼式的空想。
太阳报:躲进官衙成一统 两耳不闻监督声
深圳三名局级官员在审计中不合格被免职,但深圳当局拒不公开这三名官员的真实身份,深圳市长许宗衡在接受传媒採访时,也顾左右而言他,如此遮遮掩掩,似有难言之隐。
深圳当局将官员的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深圳的一项政绩工程大吹特吹,但奇怪的是,既然审计出这些官员问题严重,为何就不能公开,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交代呢?既然是依法行政,那何惧众目睽睽?这些官员到底是撤职、降职,还是辞职呢?
深圳当局如此「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不是想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既想赢得经济审计勇于创新的美名,又想将这些官员另有任用,从一个米袋子换到另一个米袋子?如此一石二鸟,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深圳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更不是特权特区,所有官员在法律面前都人人平等,没有例外。
拒不公开审计不合格的官员,难道是给审计结果不合格的官员留点面子?如此一来,是他们的面子重要,还是讯息公开重要?是他们的面子大,还是民众的知情权大?北宋时的范仲淹,就曾经讲过「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深圳当局难道连这点政治智慧都没有?
当局护短 沦为箭靶
审计发现了问题,就要有官员为之负责,也应让他们亮相。这些官员当时挥霍无度、中饱私囊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今日被公开「示众」的结局。深圳市不及时公开责任人的相关讯息,这未免太溺爱、太娇宠问题官员了,这无论如何过不了民意与舆论这两道关!实际上,深圳当局如此护短,相当于揽祸上身,自己成为舆论的箭靶。
深圳当局口口声声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是为了警示与臈育官员,但如今审计发现了问题,却不公开事实,这如何令这些问题官员得到警示?又如何使那些潜在的问题官员感到震撼?他们尝到了甜头后,只会变本加厉,为所欲为。深圳当局的护短,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许宗衡日前表示,对「深圳精神」衰退表示担忧,他说:「尤其是在思想解放中,感觉我们的改革锐气不如以前了,改革的激情没有过去那麽强烈了,我们的改革欲望,包括『敢于杀出一条血路』的拚搏精神也不如以前了,我们要全面的反省和总结!」许宗衡话说得很漂亮,也很诚恳,但连公布问题官员这点区区小事都不敢做,又侈谈甚麽「敢于杀出一条血路」?
内地官员往往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正大光明,私下却阴暗无比,口号喊得震耳欲聋,但行动却如蜗牛行步,而且还听不进任何批评与监督,「躲进官衙成一统,两耳不闻监督声」,这样的官员,做官本事了得,要让他们为民办事,却是千难万难。
北京打不得也和不得 (太阳报 古吕)
在这次向联合国提交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北京似乎没有越南准备充分和周详。越南提交了两个议桉,其中一个和马来西亚联合提交,另一个独立提交,两个都是议桉。北京则一个议桉都没有提交,只是提交了东海的「初步信息」。对于南海,中国还没有向联合国提交任何文件。目前,虽然越南的两个提桉都因为中国反对而不审议,但相关问题已进一步国际化。中国处于打不得也和不得的被动状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十一日宣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及《公约》缔约国会议的有关决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十一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关于确定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资讯,提交的文件涉及中国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
只提东海不提南海
中国政府提交文件的全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确定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初步信息》(以下简称《信息》),共十七页,包括十二条、四个附图与八个附表。《信息》称,利用全球水深数据(GEBCO)和中国实测水深资料,编製了东海大陆架及其周边海域的海底地形图,以中国政府公布的领海基点「两兄弟屿」、「渔山列岛」和「台州列岛(2)」为量算起点选取海底地形剖面。《信息》称中国在东海的大陆架自然延伸超过二百海里,而且依据从大陆坡脚量起六十海里确定的外部界线点没有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三百五十海里。
由于中国的《信息》详细证明了中国在东海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位于冲绳海槽轴部,等于批驳了日本在东海海域中间线的说法。但是,对于记者「是否包括东海春晓气田、钓鱼岛、台湾」的提问,马朝旭没有正面回答。而据专家分析,中国不过是重申有关主张,这实际上对中国和日本以及南韩对东海权益的谈判没有影响。事实上,中国大概和日本有所默契,否则最近的香港保钓二号不会被封杀。
为甚麽中国对南海连《信息》都没有提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只是说,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中国政府将继续根据一贯主张和立场维护海洋权益,同时坚持与海上邻国在国际法基础上,按照公平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进行海洋划界。
大陆架与中国无关?
所谓「初步信息」,是不用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理的,相当于先挂了一个号,以后具备条件了,再正式提交划界桉。笔者奇怪,北京对于东海和南海的争端不是早有准备吗?怎麽到了最后关头,东海只挂了个号,没有自己的提桉;而南海呢?自己的号也没有挂,更遑论提桉,只是靠议事规则提出「不审议」。左思右想,是否南海涉及的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与中国无关?中国对西沙、中沙、南沙以及曾母暗沙等岛礁拥有主权,但谈到大陆架则是中南半岛的延伸。其次,在联合国上解决问题,中国必然处于少数的不利地位,亚洲国家和欧美多数国家都会站在东盟一边。
于是,中国在南海是打不得,因为签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承诺不使用武力。但是,要和也和不得,和的结果就是失去岛礁及相关的海洋权益。大概中国老百姓也不同意。
经济吃紧,经济学家紧吃?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家逐渐成为知识分子中的商业明星。尽管经济大环境不好,但经济学家的身价还在飙升。以某教授为例。该教授当年因质疑“国资流失” 一炮而红,现在又因金融危机频繁亮相。去年上半年吉林省某电视台举办的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扣除其他费用后,他拿到了12万元。而在去年下半年陕西某媒体举办的论坛上,他小半天演讲拿走的费用是税后6万元,短短数月,其报价已涨了一倍。
在经济形势下滑的当下,经济学家风景这边独好。经济学家的大脑中毕竟装着观点、思路,只要经济学家出场费来路正当,依法申报纳税,我们不必对此说三道四,眼红他们的天价出场费。人家美国总统卸任后,还四处演讲赚钱呢。问题是,经济学家多在研究机构、高校担任着公职,拿着纳税人供给的不菲薪水,利用公共资源搞经济研究,却在工作时间频繁走穴、赶场,拿天价出场费,甚至在企业兼职、分红。这样的经济学逻辑总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
一些经济学家忙于经济创收,搞科研、上讲台的精力与时间被大大挤占,学术观点陈旧,对学生实行放羊式管理。有人曾撰文说:中国的经济学家纷纷做起被包养的“二奶”。这样的评价尽管有些对经济学家大不敬,但也客观反映了部分经济学家的现实生态与职业操守。
经济学家们应邀出席经济论坛之类的商业活动,拿了主办方提供的天价出场费,享受了钻石级服务,除了乱开药方外,在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与思路时,如何做到心无旁骛,公平、公正?除了充当权力、资本的“二奶”以外,还能多大程度上站在百姓立场上凭良知说话?这并非空穴来风。就拿经济学家论楼市来说吧。从“ 未婚同居刺激楼市刚性需求”到“反对房地产复兴就是反人类”,不正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的反映吗?
如果说纳税人供养的经济学家走穴拿天价出场费,是荒芜自家“责任田”,职业道德底线后退的话,拿了天价出场费的经济学家,迎合邀请方意图,利用公众人物身份选择性表达观点,不仅有辱经济学家身份,而且干扰公众舆论视线,那是一件更为可怕的事情。 (大洋网 叶祝颐)
人民公仆成了人民公敌
生命是最宝贵的,按常理,如果一个人死于非命,人们都会对之深表同情。如果那人是死于他人之手,人们应该对杀人者切齿痛恨,高呼严惩,以还死者一个公道,可如今的现实中,却常常发生截然相反的情况,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我们不时可以看到,一个人被杀死了,但很多人为杀人者求情,请求法律从轻处罚,因为那被杀者是村霸、是恶棍、是不孝子、是丧尽天良的流氓等等。而今天《现代快报》报道,本月10日晚8时许,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政府3名工作人员在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消费时,与一女服务员发生争执,该服务员用刀将对方两人刺伤,其中一人被刺伤喉部,经抢救无效死亡。只因发生争执那女服务员就用刀解决问题,如此的杀人者真该千刀万剐!可是不,从这条消息在新浪上转载,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已经有二万六条多条评论,其中,绝大多数不是对死者表示同情,而是觉得他该死,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杀人者,这是怎么了?
据警方介绍,被杀者是镇政府招商协调办邓姓主任,与同办公室的另两人一起吃晚饭并饮酒后,前往该镇雄风宾馆梦幻城休闲。休闲之前,邓主任三人欲前往梦幻城二楼一休息室休息。进门后,发现梦幻城一位女员工正在休息室洗衣。其中一个公仆便询问她,是否可为其提供特殊服务。那女员工给予否定的回答,那公仆听后很是气愤,质问这是服务场所,你不是“服务”的,在这里做什么?双方遂发生争执。争执中,对方欲起身离开休息室,此时,跟在身后的邓主任插言道:怕我们没有钱么?便随手从衣袋中抽出一沓钱在她面前显摆。她拒不理睬,欲再次起身离开时,被邓主任按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她欲起身,却被再次按住。就在她第二次被按倒在沙发上时,她拿出一把刀向邓贵大连刺三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另一个也受伤,第三个公仆在后面跟来,只受到惊吓。就算邓公仆当时将她按在沙发上是要强奸她吧,也是罪不至死,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网友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反应,这其中免不了有不理智,有凑热闹,有偏颇,但我们不得不想一想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正如一些人所说的,如今有一种仇富情绪,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也有一种仇官情绪呢?假如真有,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从警方介绍的情况来看,邓当时的确有要强奸奸那位女服务员的可能,如果她不是以那样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了反抗,她完全可能被三个公仆强奸。但无论如何,那并没有成为事实,而她便结束了其中一个人的生命。对此,那么多的人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赏,对邓公仆的死表示何该,恐怕是平时就见多了一些公仆的台上一套,实际一套;滥用公权,营私舞弊;贪污受贿,仗势欺人;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跟人民公仆本身应有的行为完全不相称,根本就是背道而驰,心中早有怨气,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当出现了邓公仆那样为了享受“特殊服务”而命丧刀下的时候,不仅没有一点惋惜,反而有一种特别的快意,这虽是不应该的,但又怎么能让他们不这样呢?如果是一个一心为群众的公仆,如果是一个见义勇为的公仆倒下,还会有如此反常的反应?邓主任等三个公仆平时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当时他们的所作所为,难道不是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吗?如今又刚好撞到了网民的“刀口”上,实在是只能自认倒霉了,网民的意见不一定都是可信的,但那么多的网民做出那样的评论,那毕竟也是一种民意,不能不引起公仆们的深思与反省。如果不是一些人民公仆平时就将自己变成了“人民公敌”,相信如此的反常是不会出现的。(来源:大河网 原题:网络民意同情杀人者不能不引起深思与反省)
重庆商报 :中国第一个“性”公园 民众被裸体吓倒
洋人街建性公园 网友质疑太低俗
性公园到处是裸体雕塑
“在那连绵不绝的世界最大厕所之山的山顶上,还没修建完的性公园是最吸引眼球的”,昨日,大渝网友“無奈”在网上以《性公园洋人街又一史无前例的跨层次的巅峰创意之作》为名发帖称,洋人街的建筑文化总是这样另类超前时尚,他在帖中图文并茂的列举了洋人街建成不久就修的一排裸体女雕塑的背影,他称这个雕塑在目前看来只是“开胃小菜”。
随后,他又贴出了一幅洋人街中拍下的性公园的招牌,招牌上立着一个仅穿着一条内裤的女子下半身,在山上不停的旋转,十分显眼,他说,看到了这座还在修建中的公园,他觉得自己确实不够前卫。他在帖子末尾讽刺道:“难怪看前几天有新闻说洋人街情侣作风开放,人家是顺应潮流。”
壁画上刻着性知识
昨日,记者根据网帖来到洋人街性公园,穿过了正在旋转的大招牌,便进入了园内,一群工人正在里面忙着添砖加瓦,“接过这么多活,来修这些还是第一回。”一位工人正在摆放一个一米多高的泡沫生殖器,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记者看到公园两旁的墙壁异常招眼,上面贴满了各种姿态的裸体人像的壁画,旁边的文字说明则是荷兰、印度、法国等国家的性习俗、性文化等。而附有性知识和技巧说明的文字旁,便是男女欢爱的画面。
裸体雕塑旁是性药介绍
记者留意到,这是一座长廊式的公园,招牌处是公园唯一的入口,“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字样旁,是一个穿着比基尼的性感女郎的彩画。园中还堆放着不少雕塑,两个一丝不挂的男雕塑旁,便是各种性药的介绍,不过文字中也阐明性药对人体的危害。另外,园内还有各个朝代性史的介绍,及如何防治艾滋病和性病的文字。
说法
管理方:
尚未取得审批手续
“性公园”的修建主题究竟是什么?昨日,记者致电洋人街的管理方,姓卢的经理说,相比于国外,“性”在国人眼中一直显得很神秘,带有“不能对外人言”的思想禁忌,性主题公园的主旨是给人们科学、健康和有趣的性教育,主要通过图文、雕塑等展览展示,还将引进多媒体技术,教会参观者如何成为更好的爱人,帮助人们了解有关性问题、性疾病的重要信息,他强调,公园会避免低俗的图片和内容。
据悉,洋人街在今年4月初开始着手建设这一主题公园,占地1000多平米。卢经理说,在五一节期间该公园还曾按5元/人的收费标准试开放,几天内就迎来了5000多名游客的参观,他说,今年10月,修葺完毕的主题公园将正式开放。卢经理还表示,作为管理方,他们将在公园正式开放前,向相关部门审批各项手续,届时将按照50元/人的标准收费。
市文明办:
如太低俗将整改
随后,记者致电市精神文明办,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在本周内,对洋人街的这一性主题公园进行调查,如果“性公园”内的某些景观违背道德公序,有低俗、色情之嫌,将向南岸区政府等主管单位提出整改建议。
重庆龙塔律师事务所的朱秭丞律师说,根据法律规定,作为城市内的新建项目,在未取得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则不能对外开放、营业,更不能收取费用。
网友声音
做大人的怎么向孩子解释
“青衣”:你是洋人街,可我们又不是洋人,一个公园到处都是那些东西,太低俗了。
“秋雨”:搞这种公园太直接太过分了,看了让人心里堵得慌。
“无聊”:洋人街,要搞成人公园。少儿不宜哦。
“永恒的等待”:关于这个“性公园”的主题,成年人看了没有什么前卫不前卫的,只是跟小孩子一起来这里,小孩子问起来,这是什么意思,做大人的还真不大好给他们解释。
修这公园的投资者真应该再多考虑对孩子教育这方面的内容。
“大潜伏”:这公园,你还别以为混得开,在国外那的确是叫艺术,在重庆,那就是低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