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日报:有钱游山玩水 无钱投资教育
东方日报:有钱游山玩水 无钱投资教育
最近,内地媒体爆出一则使中国政府感到非常难堪的新闻。由于中国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以致十六年前定下的目标至今仍未实现,成为空谈。
这则新闻之所以令当局感到难堪,是因为中国政府一直对外宣称高度重视教育,早在三十年前就高调喊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响亮口号。一九九三年,北京当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更是明确提出: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
但十六年过去了,百分之四的目标仍然是水中花、镜中月,根本没有实现。时至今日,人们才发现政府不过是吹了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撒了一个公开的谎言。面对公众质疑,面对自己当年白纸黑字的承诺,如今政府却耍起了无赖,一直没有官员出来认帐,更没有人出来解释。
实际上,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早已不是甚么新闻。早在四年前,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就曾公开批评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偏低,并尖锐地指出,中国政府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导致中国的家庭教育费用负担愈来愈重。
投入不足 难以为继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一方面,大量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学生学习环境恶劣。据媒体披露,西部有的学校几百个学生站在操场上吃中饭,其场景根本不像是发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而像是发生在战火连连的非洲。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广东,目前竟然还有在几十年前建造的危房里上课的现象,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教育费用负担愈来愈重,使教育和医疗、住房一起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老百姓只能拚命地赚钱、存钱,而根本不敢花钱,直接造成消费不足、内需委靡,使中国经济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十六年前政府定下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难道中国没有钱吗?当然不是。中国经济年增长率近百分之十,财政收入连年翻番,如果政府真的重视教育,是绝对有足够经费的。
但令人失望的是,政府却根本没有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动辄耗资几千万甚至过亿元的办公楼一个比一个豪华,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每一笔都是令人为之咋舌的天文数字。近年来,各地不断爆出政府官员用公款到国外游山玩水的丑闻,这些官员每一次游山玩水所挥霍的公款,几乎都能建造一所条件不错的学校。
因此,中国教育经费投入,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一个“想不想”的问题,只要政府有决心,完全有条件和能力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
教育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只能说明政府不想实现国家强盛,难道这就是中国政府的目标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