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请教学术顾问们

火烧 2009-04-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批评当前学术期刊版面费乱象,指出学术顾问应承担监督与评审职责,却多未尽责,呼吁改革学术评价体系与加强道德建设。

请教学术顾问们  

彭利国

中国学术期刊《商场现代化》“敛财有道”,岁入千万(《中国青年报》 4月22日 报导),这样的新闻看似新闻,实则旧闻。因为类似的现象在学术圈外的普罗大众看来,是匪夷所思、令人发指的谬举,但在学术圈中人看来,确是司空见惯、不过如此的常识。目下的中国学术期刊,版面费明码标价的可谓恒河沙数,能不逐利而洁身自好者寥若晨星。  

 此类弊病,小可以归咎于学术期刊编辑们利欲熏心、本末倒置,投稿者为稻粮谋,无可奈何;大可以归咎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的学术期刊生存困难,归咎于行政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归咎于行业自律的缺乏与法律、制度约制的缺位。但怪来怪去,问题依然故我,于是版面费问题也就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学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皇帝的新装”虽然被善良的小男孩说破,但“皇帝”却不思悔改且乐此不疲。  

显然,要想让“皇帝”穿上本来应有的体面衣裳是一个圆环套圆环的大工程。这么庞杂的工程从何处下手,似乎应当请教一下作为专家的学术顾问们。  

愚见认为,学术顾问们的特点有二:其一,其专业学术水平应当是本领域中的执牛耳者;其二,其学术道德乃至为人应当是业界楷模,是一个社会中最能承载知识分子风骨的精英群体。应当正是因为此二者,他们才被学术期刊诚聘、特聘为学术顾问。  

既然已被学术期刊诚聘或特聘,就从任何一个意义上都成为了该期刊的一部分。是以其基本职责亦应当有二:一曰协助评审,对期刊来稿进行专业审读鉴别并提出修改意见,乃至直接决定发与不发;二曰对期刊的运作进行监督,拨乱反正。义务服务者应当尽到义务,否则即是沽名钓誉;收钱出力者更应当恪尽职守,否则即是尸位素餐。如果我们讲要与国际接轨的话,那么这种基本的职责应当是国际学术界的惯例。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颇令人纳闷又耐人寻味。一则我们似乎没有听说哪个无良学术期刊的学术顾问出来,从学术与道德的角度进行拨乱反正,更遑论与之管宁割席、冲冠一怒拂袖而去。二则如果真像某些学术顾问所言,只是做个顾问,“具体让我做什么工作,由于这段时间比较忙,我也不知道……”,那么这些学术顾问岂不是不顾不问,听任别人利用自己的名誉权谋取无良利润了?既然个人权利被侵犯了,为何又不出来维权呢?  

从社会意义上讲,学术顾问和评审专家们应当起到一个帮助读者鉴别真伪,筛选出精品促进学术进步的职责。但不顾不问,让编辑自行了断,让读者自行鉴别,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无疑是滥用和亵渎了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而在很大程度上沦为学术期刊腐败乃至整个学术腐败的同谋。考虑到其师范意义,这种对整个学术界的戕害似乎也就愈发严重了。更为可悲的是,当一切升平的时候,有些学术顾问们乐于使用他们的顾问头衔,毕竟衔多不压身,但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顾问们噤声了,而似乎也没有人请教他们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更遑论问责。  

当然,将这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呆坏账一股脑抛给学术顾问们近于苛求,甚至有些抓小放大,病急乱投医。笔者唯一的希望是,如果整治学术期刊乱象和整个中国的学术腐败真的是一个大工程的话,我们唯求在每一个可能的环节上都有所松动。我们固然同情忙碌的学术顾问们不知不觉成为了“受害者”,亦希望学术顾问们不要再做旁观的失语者,更不要做沾染了铜臭气的同谋者。毕竟,丧钟不仅仅是为腐败了的学术期刊而鸣;毕竟,我们希望幻灭了之后,还有一点知识分子风骨的星光闪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