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礼谢幕,沙僧西行
怀礼谢幕,沙僧西行
作者:湖南科技大学董永亮
剧作家莫里哀感叹: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欠上帝一份债。文学家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公元2009年4月12日,当作为听众、观众、网友的你、我、他意外得知一个叫闫怀礼的人寿终正寝、乘鹤西行的时刻,大家都要不约而同地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继而整齐划一般黯然神伤至于泣下,最后双手合十众口一词祝福说:“沙僧,阿弥佗佛,一路走好。”是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社会见证了一个伟大辉煌的变迁,国人精神生活方面亦是“天翻地覆慨而慷”,特别是近年来“超级女生”等选秀栏目尘嚣甚上,以新意迭出、不拘一格的方式笔法吸引着无数少男少女的视觉感官,诠释着文艺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天道铁律,展现了娱乐圈“一切皆有可能”的泛平民化之时尚潮流倾向。于是,在怀礼谢幕的资讯铺天盖地、沙僧西行的消息大行其道的时候,由你、我、他构造组成的民族群体开始回忆这个国家开启摸着石头过河之“第二次革命”初始时的纯真浪漫和燃烧激情,在钢筋水泥渗出的浮躁气息中反思并探析人生永恒真谛的路径,借以坚定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力繁荣、走好自己路的信心和决心。
怀礼谢幕,经典永存。在中国大众尘封许久的记忆中,82版的《西游记》隽永耐看,拍出了吴承恩小说神韵,属于不可超越的经典即使走过27个日出晚霞挥写泼墨的时光年景。在中国人情有独钟的认知里,闫怀礼是永远的沙和尚。怀礼塑造的沙僧正气凛然、忠厚淳朴、义气干云、顾全大局,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在趟过80年代的人们心里深深扎根、无以复制。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形容也不为过。怀礼在《西游记》中演绎的西海龙王、顺风耳、太上老君、牛魔王等亦栩栩如生、荡气回肠。每每人们讲述那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古典名著、点评“人生何处不相逢”的师徒四人难舍缘分情的时候,怀礼饰演的沙僧艺术形象就会跃然纸上,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刻骨铭心。在一颗被称为闫怀礼的星星划落夜空的瞬间,人间万姓仰头看,一种怀旧情感随风飘散。怀礼,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沙僧西行,风范犹存。范仲淹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作为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怀礼兢兢业业、杜鹃啼血,纵然飞越几十多个春秋冬夏点缀衬托的季节隧道。在怀礼这一代老艺人心目中,真情实感是艺术的生命。作品总是缘于现实,高于现实,回归现实的。而对于事业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般的追求探索,也形成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至“看山还是山”的心路历程。几十载的艺术人生打造的程普、金毛狮王、列国国君等也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当一位叫闫怀礼的演员渐行渐远、踏上黄泉的时候,人们不禁怅然若失:除却虚假的物质繁华,我们还有什么?你、我、他共同为一个好人的逝去而伤感。怀礼,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英国谚语道:”Life is short,but art is long.”怀礼谢幕,沙僧西行,我们想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朴实无华为人,公允坦荡处事,孜孜不倦立业,这正是闫怀礼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对他的最好纪念方式。这也是人民艺术家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的至理真经。悼念怀礼,警告中华民族的你我他: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09-04-14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