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
文章深入解析阶级、阶级斗争及阶级分析法,强调其在社会分析中的重要性,指出阶级矛盾的根源与表现,批判用抽象好坏区分阶级行为的错误,倡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视角。
阶级,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
人类社会由于所处的生产地位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阶级,所有的人都处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由于人的阶级地位不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方法也不同。相同或者相近的阶级,会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思想。对立的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方法一定是对立的。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这就是人的阶级性。
从人的阶级性出发,用人在不同的阶级地位对于社会的作用来看待社会,分析社会,这就是阶级分析法。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如果用阶级分析法去看,本质就是阶级矛盾。阶级矛盾在没有激化的时候,表现为零星的小规模的摩擦和冲突。这时候经过双方的协商或者经过某些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调整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当阶级矛盾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双方的对立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时候,而本来就具有阶级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已经不能缓和矛盾了,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种冲突就叫革命。
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或者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在阶级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离开了阶级分析的原理也就从根本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
人类有阶级以来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阶级斗争的实际存在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即使是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学者也是承认的。问题是,在马克思以前的所有的统治阶级总是想掩盖阶级斗争这样一个事实。原因很简单--------一切站在人民对立面的统治者是不希望人民懂得用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法来从本质上认识社会现象。
是马克思把这一点明确的告诉了人类,这就是马克思伟大之处。
把官员分成为好官或者坏官,所有的坏事情都是坏官干的,与好官没有关系。
把资本家地主分成为好资本家地主和坏资本家地主,所有的坏事情都是坏资本家地主干的与好资本家地主没有关系。
同样,人民也分成为良民和刁民。凡是能够容忍剥削压迫的就是良民,而敢于反抗的就是刁民。
用抽象的好和坏来区别和解释人类的行为,其目的就是混淆阶级分析的是非界限,把人民的认识愚弄了。
很多年不谈阶级分析阶级斗争了,好象这些理论过时了。其实谈与不谈,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阶级,阶级斗争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哥白尼,布鲁诺因为坚持“日心说”而备受打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他们说的是真理,这个“日心说”现在连孩子也懂。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