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编:县委书记的一天
故事新编:县委书记的一天
4月31日,早晨县委贾书记被窗外的嘈杂声吵醒,他的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贾书记三年前调到这个中等的县当县委书记。他本是一个贫苦的农家孩子,通过刻苦读书考取大学,分配后工作勤奋,又逐渐喑熟社会规则,配以几次漂亮的公关,二十年含辛茹苦一举拿下了“县一把手”的位置。
睡眼惺松的贾书记最近的生活糟透了:原来的习惯是看早晨的新闻和天气;然后吃妻子做的早饭——这是廉洁的象征;接着坐上县里的“一号”公车去上班——其实步行只有八分钟。但现在习惯被打破了,因为时局不妙,他把妻儿送到了她的小学同学那里——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地方!
自从二年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名目繁多的经济振兴计划、各种大规模的投资都没阻挡住经济的颓势、疲态,一路下滑过来。物价却高歌猛进,普通百姓怨声鼎沸——“新闻里天天都是这玩艺”贾书记心里嘟囔着,随手关门下楼,准备步行上班,因为小车司机好几天前就没了影。
前些日子,大约是2月30日,临要倒闭的瑞士最大的银行暴料了中国的“糊涂门”事件,中国最重量级的政治人物、军事人物在瑞士、巴哈马等地银行的秘密存款曝光了。这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来就是乱嘈嘈的时局,搅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了。贾书记是聪明人,他直觉这事件背后一定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黑手,因为外国媒体所展示的各种证据,详实的内容和时机的把握非中央情报局莫属!
贾书记还在回味:你看人家俄罗斯,在二年前经济危机暴发的初期,梅总统就率先公布了个人财产,其他大小官员纷纷效尤,于是就躲过了被中央情报局暗算的这步黑棋。
而我们呢?“狗屎”——一边走一边想的贾书记踩到了一堆狗屎——县衙门前的这条马路原来几乎一尘不染,而现在,唉!
贾书记低头一边不断地蹭鞋一边感到肚子在叫,他要吃。
他抬头左右环顾,“南京包子铺”,前几天来过的地方,味道还可以,他本能地走去——半年前以他“县太爷”的身段怎能屈身这……
“200元一屉”店小二儿提醒似地呦喝着,几天前还180元呢。贾书记的印记中好像一直只有“3元一屉”——那可是他在邻县做小科员时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吃过包子,贾书记向县委大院走去,过往的人们对他不理不睬的,这和以前可大不一样啊!他有点光火。进了办公楼,也可能是心情不好,他注意到了楼道里很乱很脏,似乎几天都没人打扫;进了办公室后,办公桌上报纸、摘要都没有,茶壶也是空的。他刚要发火——秘书走过来耳语:县委秘书长手机始终关机——这是最近县里大小官员隐形、消失的前奏!他无语。
上午的日程:常委碰头会。尽管十一个人只到了六个,但会议照样进行,讨论的内容也特别多。会议室里逐渐烟雾弥漫,贾书记的思絮也跟着在脑海中萦绕开来。
自从当了县委书记,贾书记原本满腔热忱,想认真地为本县人民做些实事的,但偏偏赶上了由于美国次贷危机、金融危机一直发展到中国的经济危机,机会完全发生了逆转。“三把火”没烧起来,自己却掉进了冰窖,原来自以为“不差钱”:自己和妻子的工资直接就存入了银行——根本花不着!原工作地有好几处房产——吃房租就够几大家子用的了。黄金珠宝——被送到纪检委充公(成为廉洁奉公表演的道具)。其他的钱也送给了更大的官(投资吗!)。
但他的经济——就像一夜之间似的——突然丢失了“流动性”。银行折上的储蓄的购买力“人间蒸发”;房地产又无法马上变现(都是用别人的名登记),房租又不知谁去收,怎么收了(会被知情的广大群众撕成碎片的)。要是当初都换成美元就好了(那些该死的经济学家天天喊着美元贬值,害得贾书记没敢投资美元),想到这,贾书记有些懊恼。
一提起美元,贾书记就不能不想起“外汇储备”。在经济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它承载着全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寄托。可这个“储备盒”在半年前被打碎后,人们愤怒的发现“它是空的”,问责、叫骂、抗议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导致大城市局面一片混乱,各部门互相推委,竟相拆台,权力的中枢瘫痪了。
外汇储备也真倒霉,用来投资结果“赔本”;用来储备却猛“缩水”;游资热钱能使劲“换出”;贪官污吏则拼命“偷取”,最后落得“子虚勿有”。想到这,贾书记脸上绽现出一副苦笑!
午饭时一筹莫展的贾书记“捡到了救命的稻草”,他想起并找到一张存有1万美元的银行卡——对他而言,过去这可是区区小钱!
他打定主意:下午把它从银行提取出来。尽管有不少障碍:户名是别人;密码早忘记;官方前些日子新规定: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提取1000美元现金,每周不得超过5次。不过对于在县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他,应该可以迎刃而解。
果然,忙乎了一下午后,又付了相应的“保护费”,贾书记终于拿到了8000美元的现钞,这将成为他最后的保命钱。
夜深了,贾书记经过两次打出租车(这在小县城可是不同寻常的措施——怕被跟踪)回到了栖身处。说来贾书记最近也挺可怜!很少能在同一住处连续住三宿。喝了点酒后,贾书记安然睡了——因为他已经准备开始新的长征,只等时机到来!
草于 2009年4月13日
01:0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