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诊断一下孙东东会得什么病
就像“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世上本没有精神病专家,得精神病的人多也就滋生了精神病学专家。北大教授孙东东便是这样一个应运而生的精神病学专家。
在精神病领域,孙东东擅长的是法律方面的事务,因而是司法精神病学专家。作为司法精神病学专家关注是访者的精神方面的问题很正常,他说“对那些老上访专业户,我负责任地说,不说100%吧,至少99%以上精神有问题——都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也不奇怪,这属于的研究范畴,有成果总要说出来。
孙东东仅用辩论技巧就能得出这样的惊人结论,确实厉害的很,如果他再使出专家的看家本领就更不得了。又如,他真下定决心,对100个“老上访专业户”展开跟踪调研,经过N年的不懈努力,发现其中99个“精神有问题”,那么他就可以把天下“老上访专业户”都关进公安机关的精神病院了。可惜,至今没有看到他这方面的论文。
有时也很为孙东东担心,所谓“近朱者赤”,他接触精神病人多了,在情绪、思维、言行等方面会不会受到精神病人的影响,患上一种叫“接触性精神病”的新的职业病,到时极可能在精神病人当中产生个把“接触性精神病学”专家,因为精神病人最了解精神病人,久病成良医。
仔细想想,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一点征兆。这里试举一例,供未来的“接触性精神病学”专家参考。
例:孙东东是公认的辩论高手,当年新加坡式辩论风靡大江南北校园时,他曾带领北京大学夺得亚洲华语大专辩论会冠军;之后成为国际华语辩论模式的改进者,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大专辩论会“首席评委”;第四、六届国际大专辩论会“评委”、“点评嘉宾”。
案例分析:凡喜欢辩论的人,一般都很有主见,并有坚持己见的心理特征,这是取得辩论胜利的必要条件。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很有主见”、“坚持己见”会演变为固执、偏执。另外,由于辨论大赛的“正方”、“反方”是抽签决定的,辩手常常不得不以非常雄辩的方式说一些违心的话,也就是说辩论中的 “假我”与辩手内心“真我”常常要“互搏”。
说到“互搏”,看过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一定会想到一个人――欧阳锋。欧阳锋因练武走火入魔,引发人格分裂,长期处于清醒与糊涂频繁交迭关头状态,经常挑战自己的影子连自己左手与自己的右手也经常打得不可开交。经常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经常向别人打听的也是“我是谁?”。
扯远了,打住。
诊断:如果不放弃专业、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能患偏执狂、人格分裂症、丧失人格等疾病。
结论:由于“接触性精神病”病人极为罕见,尚未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这方面的医学人才基本没有,因而这类毛病目前无法医治。
建议:
1、保守疗法。
2、尽快设立“接触性精神病学”专业。
鸣谢:本人能有“接触性精神病”的重大发现,完全得益于北大教授孙东东的启迪。发现、论证“接触性精神病”的过程和方法,也是继承了北大教授孙东东“辩论技巧”式研究模式,运用的基本手法有,主题先行法、信口开河法、一叶障目法、以偏盖全法、无情无义法、昧着良心法,等等。。
2009年4月3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