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共赏,道思之境
同人卦的诠释
(下离上乾)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释诠]同人卦:如同在空旷的原野上行走,四通八达,有利于理解道思的境界。有所作为的人能够从思想上把握整体,并找到通畅的大道。
[把握]乾:健,川。健:刚健,不可违抗、屈折。大川:大河奔腾,东流到海不复回;轨迹有所依托和凭借,比大路更形归自为自发之态,将形而上的大道,跃然于目前。
一个“野”字,不着雕饰,尽显风流。把形而上之境在头脑中铺展放收,空旷无际,浩渺无边。道在哪儿?曰:在野。道几何?曰:不可胜数。但,大道唯一:在野,在堂,在正直的人们的心中,似大河奔流。
思、逻辑,只在形而上之境中方与道同。且,玄。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释诠]《彖传》说:“像人在原野上走”,阴阳构形之器物的变化轨迹是自在、自为的。同人卦说:“站在四通八达的原野上,仔细体会就会清楚道境的含义了”,这就是形而上的能动性。自然规律不可抗拒,问题在于思想、意识是否真的与其相符。这就需要科学的实验来验证、分析了。只有不被器拘,不被物役的得道之人,才能真正通晓万类百川尽显自由的本来意义。
[把握]毛泽东诗云:“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风物如同道器。道、风,不是思想教条,而是“阴阳不测”大道之能动,所谓神。器、物,是固定框架体,神踪鬼影,不明之型;但无道不生,无风不行,所谓私。故,文明:可以直观的轨迹、器物也;是理解、掌握了的规律,道也。人行正走直,中也。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释诠]《大象传》说:心灵与道相通,才是大写的人。科学家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分析归类。
[把握]老子一句“道之为物”,于是三千年来,哲学家与文人一起鹦鹉学舌:“恍兮惚兮”,晕天旋地。还以百姓为无知,以自颂自愚而自鸣得意。殊不知物乃道器,器是物之量、质,道是物之变化痕迹。“迹岂履哉”?
无物无道,无道物死。知此,还能被谁忽悠?!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释诠]初爻:在形而上的境界中,道、思、逻辑是相同相通,合谐共处,互不伤害的。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释诠]《小象传》说:跳出我身困境,就进入了思想的大同世界,能分清谁丑谁俊,谁穷谁富呢?
[把握]门:阴阳之界,乾坤之隔,突变之形所也。所以,“大同世界”是道境,哲学之境,理想、理念之途。而非身物同质、同行、同为,现实所能“一致”、“齐一”的。
六二,同人于宗,吝。
[释诠]二爻:心灵意识一旦被宗教、宗族、宗派,甚至“祖宗”所束缚,就会心胸狭隘,吝啬刻薄了。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释诠]《小象传》说:“思想一旦被偏执所困”,就与道相违逆了。
[把握]道,无界;思无涯。界乃目、视、触、嗅、味等人类知觉器官功能所及,为方便区分所设立的碑。界碑,虽标里程,但路,并未因里程界碑的树立而断裂。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释诠]三爻: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鲁莽气概,恨不得一念之间擒龙伏虎,一匡天下。但是,不要忘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知和幼稚是战胜不了敌人的。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释诠]《小象传》说:“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能成就人类文明大业的,因为人类面对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无知幼稚必败”,是说不要冒险强争,而应循序渐进,安步当车,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夺取胜利。
[把握]“三岁”不仅是身体弱小,也是幼稚无知时期。类同社会物质匮乏、只会游戏概念而又缺少理论建树的“初级阶段”,是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的。当然,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事实:小孩子经常以为大人是无知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老人的达观,年轻人的牢骚满腹。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释诠]四爻:把握好边界和尺度,建设自己,就是没有硝烟的胜利之战。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因而反则也。
[释诠]《小象传》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意思是不要在力量弱小时争雄树敌。然而,强敌若因觊觎“成果”而野蛮侵犯,则不应坐以待毙,而要联合同盟,甚至独立地以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战而胜之。
[把握]“关起门来搞建设”,不是“封建”,而是培养、造就。老子所谓“不出户,知天下”。文明,就是这样炼成的,而不是靠撕杀和掠夺拼凑起来的。
九五,同人,先嚎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释诠]五爻:进入道的旅途,总是先悲苦、后幸福。师奉大道,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释诠]《小象传》说:个人得道,须经苦修,因为行正走直,克服私欲贪婪,是非常艰难的;国家行道,阻力更是困难重重,因为它的阻力来自于更大的方方面面。但是,大道包容万物,坚守它就会不战而胜。
[把握]这里的关键是大道的获得与大道的实行是两码事儿。获得在于个人的修养,实行则须以众人的接受为凭借和依托。基础不牢,既如水上浮萍,不知所终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释诠]上爻:团体、组织执行大道,虽然比政府公权力的推行更为艰难,但是只要实行,必有所获,不会像自私自利之徒一样留下人生的悔恨。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释诠]《小象传》说:之所以由“团体或组织来替天行道”,是因为百姓和政府都处在无道之中啊(注意,这不是骂人话,而是指不讲规律、没有正确的文明生活方式的历史时期)。
[把握]道境如原野,生命无分别,放之四海而皆是。科学发展是器的创造,物的“分岔”;文明发展是人的思想包容,行为的道德净化。
[总论]《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这里,一方面要明确“大同”指的是思想、逻辑境界,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智慧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强调的是思想“大同”,不等于行为的“整齐划一”,和对待具体事物、事件,观点态度的举手“一致”。分清“大同”思想与“大异”的生活具象,才不会被教条的“理念论”所挡误。
一如“科学发展”强调的是按客观规律指引前进方向,对象是第一自然,物质世界;而“文明发展”强调的是以人类社会应具有的整生逻辑来导引前行的道路,对象是第二自然,精神世界。二者的目的都是让世界摆脱丛林法则的野蛮进化,让人类进入共享智慧和幸福的和谐社会。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