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教育工作者,不能质疑你的教育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人信仰上帝,有谁见过上帝?
信仰是什么?信奉回教,穆斯林的人信奉真主,他们见过真主吗?
信仰是什么?身为共产党员要信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实现了吗?
所谓信仰,就是方向,就是目标,就是你一生赖以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就是你要用一生的时光去奉献,去追求,去努力实现的东西。
在西方世界,你可以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你不能质疑上帝的存在。
在阿拉伯世界,你基本上就是个穆斯林。
在世界各地,你都可以不是一个共产党员,但如果你是共产党员,你就要信仰共产主义,要不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信仰是什么?就是老教育家陈鹤琴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为什么我不说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呢?因为孔子的这句话还是在肯定这个社会分成三五九等的基础上说的。他的意思是说不管处在那一个等级的人,身为教育者都应该去教育他。但是我们现在所处一个世界,是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的世界,人生而平等,所以不能再用‘有教无类’这样的话。
有些网友发贴,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太绝对。信仰本来就是绝对的。难道有一会信上帝,一会信真主,一会又信如来佛的人吗?这样的人你能称他有信仰吗?而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其实是因为人会思想,有思想没有指引容易产生混乱和迷茫。动物是没有信仰的,只要撒泡尿或者引吭高鸣几声,其他的动物就知道这是它的领地,不会侵犯过来。但人可不是这么回事儿。
有的网友发贴说怎么会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亲眼所见,就是有怎么教也教不好的学生,让老师头痛,费心费力。其实举出这样的例子的老师,否定上面那句话的老师,都是忘记了唯物辩证法的老师,都是走入唯心一途的老师。而且这个举例说得极端一点,根本就是否定了老师这个职业。这个例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有的学生就是天生的坏种,怎么教也教不好。但是注意了,按唯物辩证法来看,事物有两面性,如果说有的学生天生就是坏种,怎么教也教不好,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有的学生天生就是好蛋,不用教也能好?这下问题就大了,坏种,老师教不好;好蛋,不用老师教。 那 老师能做什么?教那些不好不坏的种和蛋?可是既然坏种教不好,好蛋不用教,那岂不是说这群不好不坏的蛋你也教不出他好来,你也教不出他坏来。那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的必要。‘学生天生就有坏种’这种思维一旦引申开来会变成这样子:这世界天生就有穷人,不用去帮他;这个世界天生就有国王,不用去推翻他;这个世界天生就有被蹂躏的民族,根本不应该反抗!!!这种思维一旦开闸,完全就与现代世界所追求的平等,自由,民主相违背了,从恶如崩,遗祸天下。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指引者。很多教师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质疑家长没有配合好。但是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自己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就是上帝。班主任的话可以一字不改的传达给父母,父母只有照着班主任的话去做的份,没有反驳或者思考的余地。越小的学生越是如此。如果 家长对 老师的教育提出不同的意见,很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甚至会表现出反抗父母,甚至伤心的情绪。家中也有孩子在 别的 老师班上受教的老师应该也有同感。如果这个孩子在学校不听班主任,不听老师的话,他多半也不会在家里听从父母的话。因为大多数父母亲并不能显示出比老师更高的权威。那么,从学生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来,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但为学生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人生的大门,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尤其在小学与初中这个阶段,老师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奠定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
看上面的话,可能很多人觉得对老师的要求真是太太太高了。简直变得比陈鹤琴的要求还要高,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有这种心态的人,还是唯物辩证法没学好的老师。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坏学生?我认为凡是没有触犯国法刑律的学生就不是坏学生。顶多只能说他不优秀,但绝谈不上坏。我记得以前在《读者》上面看到过一篇文章,是一位台湾的中学老师回忆他教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如果在大陆教师的眼中,就是一个坏学生。成绩不好,喜欢惹事生非。 那个 老师在中学毕业之前对学生说:“我对你的要求就是要有一技之长,不要混黑社会。”后来很多很多年过去了,这位老师经常收到一家蛋糕店送来的蛋糕,再 后来 老师找到这个蛋糕店,才发现店主正是当年的那个学生。学生说一直记着他说的话,努力的学习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这个学生好不好?我认为很好。我们大陆现在最大的教育困境是教育唯分数论。只有分数好的学生才称之为好的学生,但是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有的学生可能就是在理论上学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很强,很小就可以自己把电视机拆了再装回去,完完整整,可能收视画面还更好。有的学生可能就是对微积分不感兴趣,可是却疯狂的迷恋历史。有的学生有音乐特长,有的学生有体育特长,有的学生喜欢讲故事,说评书,甚至迷恋龙船制作。有的学生可能门门课都不及格,但是偏偏能把课外汽车知识倒背如流,如果那天他爸的车中途抛锚了,他还能帮他爸修车。有的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却也能通过游戏写文章,做电脑程式,甚至成为星际、魔兽的世界冠军。有特长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发挥和提高自己的特长,就算什么特长也没有的学生,老师也要尽可能的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少要有一技之能。
没有人天生就是罪犯,学生初入校门时都是一张白纸,只要在他从学校毕业之前他没有做坏事,老师的教育就已经是合格的了。而如果多年之后他仍然 能听从 老师的教诲幸福而清白的活着,他就是优秀的学生。你也就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老师教育的成果不在当下,而在日后
所谓功在千秋是也。其实学校的学习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仅仅占三成而已,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出了社会,就要自己学,自己当自己的老师。所以我觉得现在教育界有一种观念也不对。什么观念?就是好像人一辈子的知识都要在这十几年的学校生涯里学完,所以拼命的堆砌各种各样的知识到课本上,这其实完全是没必要的。
按有关专家的说法,人脑吸收知识的最佳时期是在三岁至十岁左右,包容性很大,所以有些学校的学生二年级就已经开始认识几何图形了。若按此论,其实到了十岁之后,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该越来越少才对。不但是因为人脑的包容性变差,也因为思想越来越复杂,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主导了他的思维,所以已经不可能像十岁之前那样专心的只学课堂上的知识了。
在教育的过程中方法出现问题,要改正的是这些方法。但是因为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就质疑教育的根本方向是不应该的。而因为教育的方法出了问题就否定教育者应有的信仰就更加不应该了。信仰是高度指引,没有指引那来的目标?没有目标,难道要浑水摸鱼一样的教育学生吗?如果有老师一定要说难道我就要信仰这个吗?那么我可以回答你,你如果不是老师,你可以不信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你可以转行去做别的工作,但是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行业信仰,不可能反其道而行。
我们现在的教育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以为是什么新问题,其实全是旧问题。大家可以找一找这篇文章来看: 《一九六四年春节,毛泽东关于教育的谈话》。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