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别把教育也推下水

火烧 2009-0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5
文章探讨教育市场化是否会导致大学生失业危机,分析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指出职业教育不足及教育体制问题,强调教育改革需结合市场需求与法治保障,避免盲目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民办教育论坛2008年论坛”上,知名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毕业就失业”的讨论。在此,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此次的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宝元认为,这几年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主要是由体制造成的。这种体制就是,教育之外的通道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业不难反倒不正常。只有市场化的、横向的通道都开通才有可能改变这种局面。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最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技工教育,但在这方面我们却严重不足。同时还讲,教育要走出困境,必须创新。他表示,要明确教育基本宗旨和发展方向,适应市场化、多元化,采取外围突破、边际调整,从根本上的、大一统的教育模式。

  什么叫做“教育市场化”是不是把教育推给社会跟企业就是教育市场化呢?按照李教授的观点是突破“垄断”,让社会有更多的资源来参加这个行业,同时可以提升教育的竞争力,从而走向新的教育模式。说是很美好,也很理想,可是中国的教育真的可以市场化吗?对此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了,我们多次提出要跟国际接轨,要市场化,打开国门,其结果就是让国外的企业来中国席卷财富,最后留给中国的就是一个废墟。那么教育这块净土是不是也卷入这场烟火之中呢?其实是早晚的事情,只是目前还没有把这个作为掠夺的目标,当有一天连教育这最后的一道防线也被击破的时候,中国就真正走末日了。

  既然教育迟早要被卷进来的,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完善的体系,严格法治,建立一个具有法制化的国民系列教育,然后才可以把教育推进市场,这样的话才可以保护到学生,也能实现到教改的最终目的。不然盲目把教育推向市场化,其结果就是出现大欺小、强欺弱的市场竞争格局,受害的最后还是学生。

  第二、中国目前就业基本上依靠民营企业和少数的国有企业,但是中国企业的产业结构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所需要的就最多就是专科专业的技工人员和普通的职工,要高层人员的企业毕竟占少数,同时加上这场内忧外患的金融风暴,使得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是雪上加霜。

  第三、中国的职业专科学生和技工学生加起来已经超出1000万人了,人数是很多,本来企业也很需要这些人,可是用得上的人才却很少,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专科教育忘记了它的本质,从扩招以来,专科院校学习的科目基本上跟本科差不多,都是多元化学习,而且又学习得很表面,同时体制又不完善,大学生多数无法得到真正实践和学习,只是虚度光阴。基本上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到企业都是需重新培训和教育,能用到的知识几乎不到百分之五,而现在的毕业生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因为中国的教育跟社会和企业是脱离的,再加上就业的方向基本错误,无法定位自己,所以才出现当前的现状,这种现象大多数体现在中国的民办院校。

  中国的教育是需要进行改革,也是需要跟市场接轨,但是在接轨之前希望可以先完善教育的体制,重新制定专科院校、本科学院的体系和规则;望不可浮躁定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