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读《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火烧 2009-03-0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宫之奇谏假道讲述虞国因借道晋国攻打虢国而灭亡的历史故事,强调唇亡齿寒的警示。文章分析晋献公借道行为及虞公的盲目信任,揭示德行与国家存亡的关系,展现左传中的智慧与历史教训。

宫之奇谏假道------节选《左传》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虞国灭亡了,虞国就危险了。对晋国是不能放纵其贪欲的,一定要重视其敌意,不可掉以轻心。以前借过他们一次道就够过分的了,还能借第二次吗?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正好比是指着虞国与虢国的(地理)关系说的呀。”
     
     虞公说:“晋国是我同一宗族的国家,难道能坑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泰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因不听从太王的命令,而不能继承王位。虢国的祖先‘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都是文王的大臣,都对周王室建立过功勋,记载他们的功劳典册都保存在官府里。可是晋国还是要把虢国灭掉,晋国对虞国又能有什么偏爱呢?况且晋国对虞国的爱,还能比得过爱晋献公的曾祖恒叔和祖父庄伯的子孙后代吗?‘恒叔、庄伯’的子孙后代有什么罪过,而晋国却杀害了他们,不只是因为受到了晋亲族的威胁了吧?他的亲族因为地位高,使他受威胁,尚且还要把他们杀掉,又何况虞国是据有一个国家而使他受的威胁呢?”
    
     虞公说:“我祭祀鬼神的祭品丰盛洁净,鬼神一定会保佑我的。”宫之奇回答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话,鬼神并不特别亲近某一个人,只保佑有得行的人。所以《周书》上说:‘上天不偏袒某一个人,只帮助有德行的人。’又说:‘一般的祭品并不香气远闻,只有昭著的德行才能香气远闻。’还说:‘人们用来祭祀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有德行才是献给鬼神的真正礼品。’照这样说来,没有德行,人民就不会和顺,鬼神也不会承受祭品的。鬼神所依靠的东西,就是德行了。假如晋国吞并了虢国,而后修明内政,再来祭祀鬼神,鬼神难道能不接受他们的祭祀吗?”
     
      虞公不听宫之奇的进谏,答应了晋国使者借道的要求。于是,宫之奇和全家族的人一起离开了虞国,说:“虞国就快灭亡了,来不及举行年终的祭祀了,晋国这次一定会用灭掉虢国的兵,一并把虞国也灭掉的。用不着再从国内出兵。”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晋军回来时,住扎在虞国,就此袭击了虞国,把虞国也灭掉了。并捉住了虞公。
    
      说明:中华自古信奉,宣扬德行的文明思想,是尧舜文明理念的根本。“没有德行人民就不可能和顺。”人民是国家依托;“同宗不可靠,鬼神不足恃。”我中华优秀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典故,形象生动,情真意切,充满智慧;流传千古,发人深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谈古不论今,戏弄老百姓。千百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中国不惧怕任何外强,而唯恐正义之不伸张,腐化堕落的风气滋长,祸国殃民,危及民族存亡。国以民为本,爱民能保国。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天高听卑,人心向背;以民为本,勤修内政;政通人和,国家安宁;民心顺畅,家国富强。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桀纣的荒淫无度;到春秋及始皇的阿房宫的淫乱纵欲;从《画工弃市》昭君出塞的背景;到商女不闻亡国音;再有“袁大头”的假惺惺;到国民党军的嫖赌毒腐败无能;都莫不如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