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文章质疑传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提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观点,强调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健全生产关系推动社会进步与革命实践。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用这一原理来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和规律。但是这一原理更多的被利用,成了发展复辟资本主义的借口,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推进,时代课题的提出,这一原理的表述或者其表述的方式,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迷失了方向,社会主义建设失去了理论依据,革命失去了动力和源泉,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被搁置和抹煞。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国际共运陷入低谷,社会主义成了没头苍蝇,劳苦大众看不到希望。没有革命的经济建设的理论,怎么会有革命的行动在经济上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
生产力是物,是需要解放的对象;其本身无力也不可能承担解放者决定者的脚色,解放生产力的是人,是人不断的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创道路,创造条件,从而使之获得发展。
所以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原理的表述发生怀疑,使之表述更准确更严密经得起推敲,为社会的进步开辟新的道路。为社会的变革提供新的革命性的理论依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质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了,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某种水平的时候,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
再者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这便是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原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的基本表述。
质疑如下:
1 如果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么什么样生产力决定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我们能不能说:
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决定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决定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
显然不能,因为历史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力本身就是这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产物。只有当代表这种生产力的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成为社会的主导阶级,并且为自己所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创建新的生产关系,为之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之后,这种生产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生产力本身是需要解放的对象,被决定的对象。
就拿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所产生的生产力来讲,它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之中,处于被挤压排挤歧视之列,强大的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它没有发展出路。
最终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是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相对落后的西欧国家通过革命手段资产阶级获得政权创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依然是被解放被决定的对象。
2 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便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那么,什么样的生产力能决定出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作为从私有制到公有飞跃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生产力何从产生?我们要在那里去寻找?如果这样的生产力根本找不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又何从建立? 如果说当今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达不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标准和要求,那么,现在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是否已经达到决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需要,如果说已经达到了,又怎么能具体的决定产生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为什么现在我们看不到一些迹象。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达到何种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对于我国以及其他经济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有的人借口生产力落后不够格加以反对,对于老牌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确高度发达,但是却看不到这样的生产力决定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迹象,那么历史前进的道路突破口到底在什么地方!
所以以上原理导致了主观上人们对生产力的依赖等待,从而放弃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是个错误原理的结论。
仔细思考不难发现,生产力是物,是被动的需要解放的对象,同时也是被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对象和产物,本身无力也无能承担解放者决定者的角色。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其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力本身就是这种社会形态的产物。只有当代表这种生产力的阶级通过暴力的和平的革命,成为社会的主导阶级,并且为自己所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创建新的生产关系,为之创造条件开辟道路之后,这种生产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生产力本身是需要解放的对象,被决定的对象。从历史和未来来看都是生产关系一直是生产力的主导者决定者。
二 如何准确表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才会有什么性质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了,只是给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必要条件。任何一种更高层次社会生产力的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关系变更革命的结果。在生产关系没有得到建立发展健全的时候,就不可能出现新的更高的生产力。
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政权制度的产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建立,就没有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产生,优越性的初步发挥。没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的健全完善,就不可能产生高度发达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大相形见拙的社会生产力。
再者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的不是简单单向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的建立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需要。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满足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的需要,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满足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的需要,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满足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建立满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发展的需要。
如果没有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力扫清发展的障碍完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难以想象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不能决定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像人感觉到肚子饿不能决定自己就能吃饱肚子。生产力发展解放的需要只能外在的被动的被满足,前提是被认识到而且采取具体的行动之后才能实现。
同样的道理,社会主义只有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完成社会改造,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以公有制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的应有生产力才能产生出来。
一 相关推论
1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健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因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健全完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得以产生发展,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的前提。
2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制度的完善来讲,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共同意识共同期望,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存在,不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3 生产关系的建立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需要。如果生产力得到了一个充分自由彻底解放的发展空间(生产关系)的时候,作为社会变革的矛盾就不存在了,历史也就被终结了,人类最理想的生存社会环境就产生了。
4生产关系的建立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发展的需要。 只要我们能够证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没有提供给生产力提供充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在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就有理由有必要去改变校正这种改革思路和方向,回到真正意义上,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上来,回到公有制,回到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改革开放上来。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