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亦应向金融特殊利益集团说不

火烧 2009-02-06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中国金融行业存在特殊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现象,以国泰君安天价薪酬为例,揭示金融高管薪酬过高及监管缺失问题,呼吁抵制金融权力寻租与资本不公。

中国亦应向金融特殊利益集团说不

http://www.qianlong.com/2009-02-06 千龙网
  在全世界一片针对金融家的谴责声中,国泰君安的天价薪酬事件也引发了国内的一场道德批判。
  据媒体报道,在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随后,国泰君安在网站上挂出声明回应这一报道,指出预提薪酬费用总额并不一定当年发放,媒体有误导之嫌疑。

  国泰君安一位高层回应此新闻时称,报道中把国泰君安和其他券商应付职工薪酬总数作对比并不客观,“那些券商只有1000多人,如果除以这个人数,他们的人均薪酬比我们的高很多。”这颇有些喊冤的意思。

  不过,在国泰君安的委屈中,我们倒是看清了一个行业薪酬的真相,以及当前中国金融既得利益集团的贪婪。中国股市长达一年多的暴跌让股市市值缩水几十万亿元人民币。不过,这几十万亿的财富不会人间蒸发,而是改变了财富产权的所有,也就是说,是从大多数人手中进入了一小部分人手里。现在,王益案以及国泰君安的天价薪酬,则向我们揭示了这些财富的一个具体流向——那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财富通过非法、合法以及各种灰色方式,最终落入了金融既得利益集团的私囊。

  与王益相比,如国泰君安者的天价薪酬显然多了一层“合法性”的外衣。国泰君安的大股东如果对此并不知情,那么这说明当前对金融界的贪婪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如若知情则说明,这是中国金融界的常态,已经是见怪不怪。

  奥巴马刚刚以“可耻”谴责了华尔街的巨额分红。这也是对一个行业的不义之财所进行的最为严厉的道德指责。金融家们在金融风暴中成为道德谴责的对象,并不因为他们是一群倒霉蛋,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与那个刚刚崩溃的金融旧秩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正是借助高杠杆率和监管的宽松而从中牟利。中国金融市场的杠杆率虽然没有美国那么高,但是,监管的宽松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在一个行政主导的资本市场中,主要金融机构又绝大多数为国有,资源与财富不是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配置,而是按照行政能力的路线图来进行。这就意味着,中国金融家们牟利靠的不是智力,而是权力。因此,他们享受天价薪酬就不仅仅是不道德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缺乏合法性的充分理由。

  不否认金融业是一个需要高端人才的行业,而高端人才也需要高收入的回报。但是,前提是其回报应该是透明的,而不应是一个行业的秘密;其赚钱的渠道应是公平的,而不是依靠权力的垂青以及对政策的先知先觉。华尔街的高管们虽有高额分红,但是,却都是公开的。中国其他的垄断企业如中石油、中移动等,因为是上市公司,财务相对透明,其薪酬亦不敢天价。尽管,国泰君安对此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却至今不知道,其董事长祝幼一先生究竟在去年领了多少薪水。而其他券商的高管的天价年薪,也不为人知。

  一个行业只要行政权力主导就必然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金融业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老鼠仓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罪恶远甚于高管们的天价薪酬。然而,他们用全行业性的集体违规行为,而为自己的安全买了一份保险。

  中国虽然没有遭遇美国那样的金融危机,而目前资本市场的改革却是一个加杠杆的趋势。如果将来仍旧采取牛栏关猫式的宽松监管政策,那么,结果是什么,似乎无须多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牛市在牛年或许是可期的。但是,如果我们仍然不对金融既得利益集团说不,以法不责众的现实而放任其贪婪之手四处乱伸,那么股市的再繁荣又是谁的繁荣?温家宝总理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到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其用意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永远都不需要一种不道德的繁荣。无论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还是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我们都需要一场刮向金融业的廉洁风暴。(于德清 作者系北京资深传媒评论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