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断桥残雪的浪漫和断桥残血的无奈

火烧 2009-02-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断桥残雪的浪漫与断桥残血的无奈对比,展现桥的多重意象。同时讲述山村教师用脊背撑起求学之桥的感人故事,体现现实中的悲情与奉献。

断桥残雪的浪漫和断桥残血的无奈  

   

今天看到一个名叫刘义忠网友的一个贴子,很有感触。也是关于桥的。  

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桥是很有感情的,而这感情往往又和艳遇有那么点联系。早些时候有个痴情分子在桥边等女朋友没等到,结果涨水了给淹死了。这个故事文人们关注了,这一关注就上档次了,傻子也不傻了,并具有了普世价值,叫什么守信。肯定和内蒙汉奸李守信不是一家。  

西湖边上据说也有座桥,叫断桥,据说还是一景,叫断桥残雪,好象也是和女人有关的。中国的桥有情,外国的桥也粉着呢,比如魂断蓝桥、廊桥遗梦什么的。总之,人,一有文化,往往就容易变。过去说文人无行、文人无品就是这个道理。  

无什么行、无什么品。过去的人,有了点知识后,就可以博取功名;现在的人,有了点知识特别是洋知识后,就可以博取专家精英的名头以谋利。有了功名和财富后,就有一个传统,叫“贵易交,富易妻”。  

当了官了,就不能再和过去的穷朋友们打交道了,因为穷,事多,麻烦也多。要么冷淡之,要么拒绝之,反正是尽快摆脱穷朋友为上。陈胜先生就这么做的,不过他做得有点狠,把穷朋友给杀了。人是不能没有朋友的。贵了后的朋友是哪些呢?一个是更贵的朋友,强强联合,这样安全系数更大些;再一个是更富的朋友,互通有无,这样实现双赢的可能性更大些。  

等而下之的,就是富易妻了。要易也不是那么容易。建立一个家庭简单,破坏一个家庭不容易。搞破坏,总是先从舆论上、主流话语权上下手的。  

所以桥就成为文人们的一个意象。桥起联接作用,只要大胆走过这座桥,就是新的成功,而且比摸石头强多了。尽管这彼岸是东是西,是左是右,这是不用多管的。只要过了,能够富易妻、甚至富多妻,目的就算达到了。  

可是在我等草根山民眼中,桥却不是这么浪漫多情的,往往是惊险悲情的。比如刘义忠这草民眼中的桥:  

据现代快报2月3日报道: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的黎母山下,一条大河蜿蜒流淌,河的上游叫马干河、下游叫龙牛河。每逢雨季,总能看到两段河的岸边,放着两双沾满泥浆的皮鞋,两位男教师各自背着学生,一步一步趟过漫至大腿的河水。  

河对岸,其他学生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上了岸,他们带领一群学生,一路小跑进了湾岭镇大墩小学。这所小学现有103个学生,其中40多个学生居住在河对岸的村寨里,每天必须涉水过河上学。几十年来,两位山村教师用自己的脊背为这些孩子撑起了一座求学之桥。  

“有一次,刚开学不久,遇到一场大暴雨,前一天放学的时候叮嘱他们不要来学校了,可第二天看到几个五六年级的学生浑身都淋透了站在河边,王升超不放心,带领几个老师去河边看,看见孩子们,于是就用车轮胎把他们给推过来了。”王文周说,为了能让孩子过河上学,他们能用的办法都用了,木头、竹排、车轮胎,甚至用锅帮孩子渡河。有时,在恶劣的天气下,为了保护孩子,他们的腿和手被河里的石头、树枝剐得鲜血直流。  

果然流了血。悲情就必然会出点血。眼泪都不算个啥。  

前两天还看了一个图片,一座没有建成的桥,一边是现代化的三米多高的桥面,中间嘎然而断,还露着钢筋;断的这一边,是一个古代化的长约四米宽不到一米的木梯,很奇妙的组合。就象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一样的和谐。  

刘义忠网友最后呼吁: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够更多地关心琼中的道路、桥梁建设,让令人敬佩但又万分无奈的“脊背桥梁”早日成为过去。  

义忠同志可能没有在农村呆过,俺过去是很有一些经历的。催粮要款,刮宫引产的事都干过。俺们进村,也是悄悄地进。可是这些刁民们精滑的很呐,他们不仅仅是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他们还发明了治安基本靠狗的办法。家家户户都养狗,搞得俺被迫学习了洪七公的打狗棒法,才勉强地能够完成上峰下达的任务。  

可是俺这个打狗棒法只能对付狗嘴,管不了人嘴。有一年,上峰来调研,人嘴惹出了事。  

上峰问:“村民们入党的积极性高吗?”  

“大家为什么要入党呢?”  

“党好在哪里呢?”  

不小心一个混入革命队伍的村民的嘴没管好,惹出了麻烦。  

“还不如国民党好!!”  

……  

“为…为…为…为什么?”  

“俺们村这个桥,断了几年,年年社员给村支部提意见,村支部给乡党委提意见,乡党委给县委打报告。年年研究,年年不见动静。去年组织县政协委员下来视察,俺们给国民党的革命委员说了,半年后这桥就修好了。”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不,俺现在和那疯人一样,可以自豪地说:俺是一个下待业老青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