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读芭蕾《红色娘子军》首演巴黎消息有感

火烧 2009-01-0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围绕《红色娘子军》巴黎首演引发的思考,强调其艺术价值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结合,探讨当代芭蕾舞剧的创作方向与人民性。

感谢作者傅煜东的及时报道,让我得知我所喜爱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巴黎的消息。看后也有些个人感想,请多包涵。

   

“革命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方向是对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

              ——毛泽东

   

现在“精英”们都看古典洋芭蕾,或现代舞了,目光热切地紧跟“潮流”,从“戏剧芭蕾”到“交响芭蕾”的“先锋”迈进,谁去创作反映现代生活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史、建设史的舞剧呢?

在文艺界一片“告别崇高”、“告别革命”实则告别人民的喧嚣声中,在“普世价值”“享用成果”的鼓噪下,向洋大人标准看齐,艺术的堕落和曲解就不奇怪了。所以,某些人说,再让主人公“攥拳头、瞪眼睛”,去“表现苦难和反抗”,实在是可笑和荒唐的,是不被现代观众所接受的;所以要修改,第二场控诉和参军的音乐及表演要柔和点,细腻点,要体现女性元素(大意),云云。

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和草原儿女这四部最著名的舞剧,或反映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中国劳动大众的苦难、斗争与解放,或将西方高雅艺术与我们民族舞蹈相结合,开创性地为中国芭蕾体系立于世界舞坛作出了成功尝试。它们是内容高尚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结合。至今,有哪一部舞剧可与之相媲美?舞蹈,怕是早已沦为大小晚会上歌伴舞的尴尬了吧!

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看这几部舞剧时的情景。也许由于年龄小的原因,那时的我根本不懂什么是芭蕾舞,什么是美,只知道“好玩儿”。

现在再在网上重看这些30多年前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那么震撼,给人心灵带来的冲击是那么强烈。在整部戏里看到、听到的,包括我自己想到的,是那么的美,让人感到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是真正反映劳动人民的艺术,是艺术精品,更是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光辉指引下取得的,是“两为”方针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丰硕成果,是新中国舞蹈艺术的杰出成就,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极佳体现,是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是广大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所以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赞誉。

抽去上述这些因素,《红色娘子军》可谓没了“舞魂”。何谈“从深受民众欢迎到走上艺术‘神坛’、最终又回归大众的过程”?

   

顺便一说,30年后我才偶尔知道,著名演员薛菁华在粉碎“四人幫”之後,她卻成為“說不清楚對象”,練功房裏沒有了她的位置,新上的劇目沒有她的角色,哪怕是一個配角,長半級三元五角錢的工資對她來說也是奢望,她被分配去做芭蕾鞋,管服裝……,緊接著的肺病更是雪上加霜,1992年步入中年的薛菁華毅然離開了北京,離開了中芭團,而去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香港(见央視國際編導手記)。

   

附:

乌有之乡 >> 文章中心 >> 国际纵横 >> 正文

经典芭蕾《红色娘子军》风雪夜首演巴黎   

作者:傅煜东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799    更新时间: 2009-1-6          荐   【字体:小 大】   

http://www.wyzxsx.com   

一部经典剧所承载的东西往往会超过其本身。“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1月5日 ,当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极富特点的标志性歌声首次回响在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金色大厅时,收获的不仅是巴黎人热烈的掌声;对于正漫天飞雪的中法关系来说,似乎也具有别样的意味。  

   

1964年,反映革命斗争历史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中国国庆15周年而作。当时的中国人才刚刚认识芭蕾舞没多久,中央芭蕾舞团便要对古典芭蕾来一次彻底的“背叛”———换下短裙和舞鞋,穿上军裤与军鞋,这样的“芭蕾”不仅中国人没见过,就连老外也无法想象。这极具中国特色的创作,不仅让中国观众在初识芭蕾的同时就为之吸引,也如一声惊雷般震撼了世界芭蕾舞坛。 1964年10月8日 ,毛泽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观看了该剧,并下了个断语:“革命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从此,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经历了一个从深受民众欢迎到走上艺术“神坛”、最终又回归大众的过程。每每出现都会为演出市场带来不小的波澜。  

   

首演前夕,针对法国媒体记者的提问,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衡表示,在中法关系紧张的当口,《红色娘子军》无意加载太多的内涵,“政治是上层的事情,中法两国人民永远是友好的,中芭和巴黎歌剧院的关系永远是友好的。”带有鲜明意识形态特点的《红色娘子军》是否已经过时?赵汝衡说,只要有观众喜欢我们就要把它演下去。迄今为止该剧国内外累计演出场次已超过三千场。  

   

事实上,剧中的不少细节如今都已经过人性化的修改,符号式的生硬动作被减弱,女性的细腻情感被加强。  

   

巴黎歌剧院负责人碧姬·勒法福尔(Brigitte Lefèvre)在谈及引进该剧的原因时就说,世界上每个时代都有女性为各自的时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巴黎歌剧院一年只有一个月会邀请国外团体来演出,中芭的舞蹈专业水平也是获邀出演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歌剧院项目经理介绍,《红色娘子军》的3场所有演出票已在半年前售罄,他们所头疼的是,每天如何应付订票电话过多的烦恼。  

   

另悉, 1月9日 至10日,中芭还将演出3场古典芭蕾舞剧《希尔薇娅》,这也是巴黎歌剧院版本“失传”后,首次由外国剧团出演。

========================================  

   

评论人 评论内容 评论时间 打分   

【东方百拜】 ,“政治是上层的事情,中法两国人民永远是友好的,中芭和巴黎歌剧院的关系永远是友好的。”带有鲜明意识形态特点的《红色娘子军》是否已经过时?赵汝衡说,只要有观众喜欢我们就要把它演下去。迄今为止该剧国内外累计演出场次已超过三千场。  

================================================  

    这些人即不是为了弘扬革命精神,也不是为了传承人民艺术。  

    这些奴颜婢膝的东西,实在是自己拿不出什么东西讨好洋人了,就来糟蹋我们红色瑰宝谄媚主子。  

    《红色娘子军》用不着洋人、洋狗来评断。这些人渣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 2009-1-6 18:34:37 3分   

【东方百拜】 剧中的不少细节如今都已经过人性化的修改  

=======================================  

你觉得你这句话说的人性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