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理标准和“真理标准大讨论”
关于真理标准和“真理标准大讨论”
人们大概都还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中国大陆上掀起了一阵“真理标准大讨论”。如果说当时人们对搞这场“大讨论”的真实意图还被蒙在鼓里的话,那么在经历了这二三十年来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变化,现在应该看得很清楚了。
在那场“大讨论”中,资改派搬出包括毛泽东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说过的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乎整个“理论界”就只有了一个声音了——试想一想:谁能反对呢?!谁又敢反对呢?!
不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几乎都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但是,今天我们也要用实践来检验检验,看看这句话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或者对的成分有几分,不对的成分有几分?
我的这句话一出口,肯定马上会遭到四面八方的反对和“批判”。这是很自然的。因为这句话不仅是一些人置“两个凡是”于死地的基本武器,而且毕竟是包括毛泽东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讲过的,今天居然要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说什么“对的成分有几分,不对的成分有几分”,这不是既在政治上犯了替“两个凡是”翻案的错误,又在理论上犯了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吗?!
不过,我想请所有起来反对的人们“稍安勿躁”,请让人把话说完再反对和批判也不迟。
首先,我们要对那些反对者说:今天我们提出用实践来检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或者对的成分有几分,不对的成分有几分”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为什么?因为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只让“实践”去检验别人,而不允许检验其自身呢?这显然不公平嘛!所以,你们反对别人用实践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行检验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其次,事实上人们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检验早就在有意无意中进行了,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结论,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何谓“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就是说,这句话有正确的一面(这是主要的),但也有不那么准确的一面(这是第二位的,但也是很重要的)。
先说“正确的一面”。“实践”这东西的确非常厉害,可以说没有它不管的地方:它不仅管“真理”,而且管着我们每一个人。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怎么做。”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在社会活动中,特别是在思想理论战线上,没有谁不把自己的思想、意见、主张说成是正确的。但是对不起,“实践”总是要站出来说:“你说的不算数,得让我来检验检验!”的确如此,有时候人们为一个道理争得脸红脖子粗,真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办呢?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最后大家只好退到一个共同点上:“让实践来检验吧。”就是那些没有争论的东西,或者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正确的东西,但经过“实践”一检验,证明那些东西并不正确,没有办法,再是“大多数”也得认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对的。
再说“不那么准确的一面”。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里面含有不准确的成分呢?因为“唯一”性就是排他性,就是“无第二”性。可是,当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候,是不能否定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也是一种标准,而且是我们经常用来衡量一种“新的”同类理论是否也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何谓“标准”?“标准”就是“尺子”(或曰“准则”)。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标准”是这样注释的:(1)衡量事物的准则;(2)本身合于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较核对的事物。现在,人们把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为“一米”。于是这个“一米”就成了我们测量长度的“尺子”,谁也不会再去测量那个“通过巴黎的子午线”和它的“四千万分之一”究竟有多长了。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中,经典作家们的思想和理论并非都是准确无误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和理论中的最基本的东西的确是经过无数的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是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的“尺子”。它们不仅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而且是无产阶级用来检验各种新冒出来的、并且挂着“无产阶级新理论”的东西是否真的具有真理性的法宝。
此外,在我们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的时候,必须对“实践”的多样性、不确定性、无终止性,以及由于人们的不同立场、不同观点因而必然出现对同一实践的不同“解释”这样一些情况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由于实践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无终止性的特点,因而当人们拿着一个“真理”到实践中去“检验”时,就必然会遇到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有时人们很难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或者刚刚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在经过一段时间新的“实践”后,又被证明为谬误;或者相反,曾经被普遍认为是“谬误”的东西,却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真理等等。而由于人们的不同立场、不同观点,对实践的“解释”就更是大相径庭了!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人看来是真理的东西,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却是谬误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只有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承认“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也是一种检验真理的标准”,才是真正完整的、准确的真理标准观。[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当改为更准确的表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或终极标准)”。本文之所以始终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表述,只是因为大家现在熟悉这种表述。我想,随着讨论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原来的这种表述是一定会改变的。]
二十世纪末资改派等掀起的所谓“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其目的显然并不是真的要讨论什么“真理标准”。他们为什么要如此兴师动众地掀起这场“大讨论”呢?其目的有两个:一是要从理论上否定“马克思主义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使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创立”自己的理论;二是推翻真正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表面上,他们是在批判两个“凡是”,但实际上他们“批判”的是毛泽东思想本身。资改派一方面讲什么“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却把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从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割裂出去加以否定。毛泽东曾经不止一次说过,他这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解放了北京附近的一些地方”,再一件就是搞了文化大革命。可见,他不仅把文化大革命看得非常非常的重,而且是用自己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力量来搞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看到,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后,并不是进了保险箱,无产阶级的政权还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决不能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仅仅放在经济建设上,而且应当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应当“继续革命”——这就是他提出“继续革命”理论和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基础。虽然连他自己都对文化大革命不很满意,但是,中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一再证明了他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主要论断的正确性(虽然并不完善)和预见性:社会主义社会的确存在着复杂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必然要反映到共产党内来,共产党内会产生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或曰“走资派”),甚至共产党本身有可能蜕化为资产阶级政党(或曰“法西斯党”)等等。但是,资改派蓄意抹杀这些根本无法抹杀的社会现实,悍然宣布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是“错误”的。从这些事实,人们怎么也看不到他“坚持毛泽东思想不动摇”的承诺和行动,相反,人们看到的恰恰是他反对、诋毁毛泽东及他的思想的一个个严重步骤。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现代修正主义曾经公然宣布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时”了。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一方面,在“过时论”的旗帜下,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地“创造”自己的“新理论”;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害怕人们用马克思主义这把尺子来衡量他们的“新理论”是否真的具有真理性。在毛泽东和他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批判下,这种“过时论”很快地破产了。在目前的中国虽然还没有人敢于明目张胆地反对马克思主义,公开地宣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但是,的的确确有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了。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是检验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这不能不说是资改派的一个大“创造”。
毛泽东曾经说过,凡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今天,我们透过当年那一场被一些人捧上了天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现象,再回首看一看三十年来的中国社会实质的变化,不是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它本质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