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哑巴最好无夜半之惊无精神之病

火烧 2009-01-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软权力监督硬权力的重要性,强调舆论监督在制约官员滥用权力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地方限制中央媒体记者行为对软权力的影响,呼吁构建中国气派的现代社会治理理论。

哑巴最好无夜半之惊无精神之病

--谈谈用软权力监督硬权力的一些不成熟想法

   

本来计划再连写几篇权力论,这个思路非常创新性的,这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之政治和党建思想的精华,后面将专门写一下。希望有心的网友们,真可以顺着权力即共识这个思路走下去,以构建真正中国气派的现代社会治理理论,而不用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扭曲的似是而非的理论。  

第一,当前要特别重视制约官员滥用权力  

从滥用权力的角度讲,“教授”和贪官和关人精神病院的官和进京抓人的官们没有区别。只是行业不同。本质都是封建特权思想在做怪。不过呢,一个是穿着西装做恶,一个是顶着党徽行凶,五十里和一百步的区别。一个从精神上挖我们的墙角,一个从实践上清除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是里应外合。但还是要强调一句,我们要更加重视当前官员们滥用权力的危害性。  

官员的权力是硬权力,是以党的名义、政府的名义、司法机关的名义行使的。他们没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人民骂得不是他们个人,而是党和政府。这就是危害所在。而制约他们滥用权力的一个最有效途径是舆论的监督。群众监督的途径虽然也有效,但渠道太小,容易冒进精神病院甚至被干掉的危险。所以群众不惹急了是不会轻易上访的,最多忍个肚子疼,能过去就过去,他们是不会轻易和官员们过不去的。当然群众监督也有最厉害的一招,那就是官逼民反。前些年据一些出差的朋友讲,某地群众就说,现在啥都不缺,就缺个李自成。可怕的我们很的有一些领导干部,仿佛都是自慰一样,用一种“群众”的眼光来看待现实或者根本是驼鸟主义路易十五作风。面对如山的问题和此起彼伏的乱象,要么是象教育群众一样“不要只看到负面,更要看到光明和正面”,只是他们没有认真考虑和积极实践如何引导群众从正面看问题,倒是自己常常“率先垂范”地习惯地从正面看问题。总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要么就是路易十五二世,只要我能升官,哪管百姓造反。由于官员们很多都以这种心态看问题,所以他们大大地落后于群众了,真的是如胡总说的麻木不仁了,甚至都想在火山口上洗个免费的温泉澡!  

为什么要一再强调保护舆论监督的重要性呢,为什么如此对进京抓记者的事“上纲上线”呢,地方抓中央媒体记者实质上缩小了中央软权力的边界。中央的软权力很多,其中之一是思想的引导权和地方服从中央的意识。对地方和群众的引导软权力,主要是舆论和新闻,当然还有毛主席周总理打了补钉的衣服。舆论,是我们党目前唯一还比较能控制而且是群众呼声能够得到反应的主要渠道,是党的软权力硕果仅存的阵地之一(精神病院里也有群众的呼声,不过领导们不经常去)。所以这个事要管,不关乎法律,也与记者腐败无关。  

希望领导对于你们的下级,不一定要讲法制。调查案件,往往是被法制的名义控制住了手脚。比方落实党员不得与人通奸的规定,只要双方有一方不配合,调查处理以及取证就很困难。现实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一个人与他人长期同居,只是没有从床上抓住,只要在床上但没有射,没有证据,就不能认为是发生不正常性关系,即使生了孩子长得极象!但人家不承认,没有特别过得硬的理由能做DNA吗?敢坚持这样做的,也不一定能坚持去做DNA,即使把那个腐败分子搞定了,以后坚持这样做的纪委书记,面对是他同级的领导还有上级,人们会相信他吗?他还怎么混?如果没有搞倒的话就意味着等着人家把他搞倒吧!所以一是建议中纪委出面,抽调异地纪委人员查办,二要要提倡加强舆论监督,当前特别是要提供网络监督,这具有安全性高、易进入的特点。  

现在中国官员的腐败,其实本质上也就是百分之一的人腐败,但中央不能光看百分比,建议中央要设个“腐败权重系数”。为什么要有这个建议呢,前提是99%的公务员都是好的,都是拥护党的,但就1%的公务员的腐败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写到这,有人可能又会说我“鸵鸟主义”和率先垂范的“群众”观点了。其实不然。权力才导致腐败。有权力才能变成权利(所以我不赞成有什么权力和权利之分,完全是增加考试负担和理解负担。简言之,权产生力,力带来利,增利或减利罢了)。权力实际上掌握在1%的公务员手中,这些权力部门、岗位中,既有高级职位如陈良宇辈的,也有低级职位如收费员们的。腐败与职位的高低是不成正比、而和权力的大小成正比,和受约束程度成反比。但我们要警惕的是,有权力的低职岗位,要么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天天在用实践告诉群众“我在腐败我怕谁”;要么是虽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但掌握极大权力如地方诸侯,他们的腐败已经是权力和资本的结合,是党内的“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不严厉打击会使我们亡党亡国的。  

第二,当前要高度重视对舆论监督这个软权力的保护  

监督的渠道如何拓宽?上访不行,如果能靠上访解决腐败问题,精神病们都会发笑。纪委改设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如列宁时代,法检两院独立于地方,垂直管理,由党的监察委员会来领导,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这些都可以探索但时间太长,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前唯有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同时也要重视舆论监督权本身的监督问题,即能拆开的拆分,不能垄断式监督如“殃视”记者们,一垄断央视就可能成为“殃势”-祸官殃民挡住中央视线。记者们的筛选权和其所在媒体的影响力是乘数关系,监督的效果是积,重要记者的监督软权力会因位置的重要变成极其强大的硬权力。比如由媒体参与造成“民愤极大”的社会影响,虽罪不至死但不得不被处决的犯罪分子,等等。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刀把子一定要拿在党的手里。动不动就抓记者,这就是太阿倒置。你丢了刀子,下一步是这帮小子们会揭盖子,最后是骂老子甚至钉老子的门、封老子的嘴,如虎口拔牙、京师夜捉人,再最后就是抢位子了。  

为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顺便谈一下对一些特殊文章的理解,这里引用一段逢君恶在强坛上的相关言论并顺便评价一下: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新闻事业说到底是为党和国家以及包括公仆在内的人民服务的(正说)。新闻讲究自由,但也要讲纪律。一味的强调自由,什么话都可以讲,那我们的斑竹们也用不着审帖了(正确的舆论监督观)。作为国家公权部门,尤其是公检法,必须维护他们的权威,不容挑战(反说 )。一味地放任不良记者揭这些部门的短,甚至捕风捉影借题发挥无中生有,是对国家也是对人民利益的粗暴侵犯(亦正亦反)。”这段话在强坛上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实质上他的作用是一石三鸟:一是反讽,挑战央视,就是另一种“教授”式的“封门术”,用法律的钉子,又别名虎口拔牙,即使是虫牙,没有经过本人同意,蒙古大夫就撬开嘴拔牙?还说是进我家是门房老大爷同意的。现在的门房皆“老朽”当之矣(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的),一根烟就成了朋友了。二是直言,可能会有很多同志们,外科大夫式的,给伤员治箭伤,剪去露在外面的杆子,就算了事,至于箭头,贴个创可贴就说治好了的,不在少数,还自以名医邀功;稍清醒点的,说取里面的是内科的事,我们外科不好插手,美其名日分工负责,依法行政,不敢越权,老大们想骂都不好骂。“左”即形左而实右的教条僵化思维的人是真的会这样向领导们建言的,为了社会安定要多进行正面报道者,多为此外科医生也,老大们当知。三是更深一层,即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及其权力边界问题,既要做到有效监督,又不能完全不管,放任新闻胡乱监督乃至涂黑,更不允许新闻记者以监督相要挟,甚至以媒体为利器绑架官员和公众。通篇亦正亦反,如“新闻讲究自由,但也要讲纪律”,为此段之眼,不可不察。  

通过以上分析,顺便再提出一个新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事情:对当前人大立法和地方政府立法约束人肉搜索和网络监督等行为,要高度重视,这是限制群众知情权、发言权的针对性措施,实质是剥夺我们普通群众的部分软权力,即对官员们的舆论监督权。危害是把高压锅的出气孔堵住,如果网络封锁越来越严,民怨无处发泄,危害性会更大的(可能的表现是治安恶化-团伙犯罪-动荡,如古史上的“某地盗起”;个人自残式的报复社会如杨佳和昆明公汽爆炸案事件等等)。  

因此,为了保卫我们的网络监督权,特向清醒的网友们提两点建议:一是要提出制定相应办法,要求官员放弃财产隐私权,领导干部要公示财产;同时要求官员宣誓放弃部分名誉权,因为他有硬权力,所以必须要强约束。只要他不做坏人,一般没有人会去惹他,焦裕禄人们是不会去通过网络造谣的,即使有这种现象,可以公开澄清,这样慢慢地就能使官员们习惯于在强力监督下行使权力。二是要对某些地方政府制定的所谓加强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地方性法规,请一些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志认真分析,想办法制止这种膨胀的恶法出台(那篇制度膨胀的文章说明了这个道理)。否则其他地方会纷纷效仿。一旦这些恶法形成系列后,官员们随时可以以法律的名义,借口网络言论违法而重罚你,你申诉,个人和组织对抗,永远是弱势。你上想访或纠缠不休,那有更多的办法,他们是可以使你进精神病院的,而且是半夜说你家地板漏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