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就是预见!——从毛泽东思想批驳“摸着石头过河”论的投降主义本质
“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奉为圭臬的“方法论”,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赞誉为一种“务实”、“灵活”、“富有智慧”的策略。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它代表着对僵化教条的摒弃,象征着一种在复杂国情下小心翼翼、稳扎稳打的实践精神。
然而,这套看似“无可辩驳”的实用主义说辞,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特别是毛泽東思想的锐利武器加以审视,其内在的、深刻的理论贫乏和政治上的机会主义乃至投降主义本质,便暴露无遗。
毛泽东同志当年早已严肃地、一针见血地指出过领导的本质——“领导就是预见!” 他深刻地阐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者,其首要责任,绝不是带领着人民群众,到一条深浅未知、暗流涌动的河里去“摸索”,而是要通过科学的分析,预先看清河水的流向、探明途中的陷阱,从而制定出一条清晰、安全、能够抵达胜利彼岸的航线。
一、领导者的首要责任:预见,而非摸索
一个革命的政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核心,其根本合法性,就在于它比别的阶级和政党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能够为人民群众指出一条通往解放和幸福的正确道路。
(一) “预见”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武器
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预见”,绝非什么神秘的个人直觉或“掐指一算”的江湖方术。它有着坚实无比的科学基础,这个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运用这一强大武器,去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洞察各个阶级的利益和动向,从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牢牢把握住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毛泽东本人正是凭借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精湛掌握和创造性运用,才能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做出了惊人准确的战略预见。这种预见,是科学,不是运气。
(二) “摸索”的哲学根源:庸俗经验主义与不可知论
“摸着石头过河”论,在哲学上,则是一种典型的、十分落后的庸俗经验主义。它不相信人类能够通过理论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只相信自己当下“摸”到的那块“石头”所带来的、片面的、零碎的直接经验。
更深一层,它实际上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因为它不敢、也不愿去回答“河对岸究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所以它干脆宣称“未来是未知的”、“规律是不可掌握的”,从而为自己放弃长远目标、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提供哲学上的借口。这在本质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彻底背叛。
(三) 对人民负责:引向光明,还是带入陷阱?
两种不同的方法论,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一个具备预见能力的领导者,他能够清晰地告诉人民: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将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敌人,我们应当如何去克服。这是带领人民在光天化日之下,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
而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领导者,他实际上是在对人民说:“我也不知道河对岸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水里有没有鳄鱼和深渊,大家跟在我后面,一起下去碰碰运气吧!” 将亿万人民的命运,寄托于这种盲目的“摸索”和不确定的运气之上,这是对人民事业的极端不负责任,是政治上的玩忽职守。
二、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毛泽东本人就是“预见”的伟大典范
纵观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生,就是一部将科学“预见”付诸伟大实践的光辉史诗。他从不“摸着石头过河”,而总是在每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为全党和全国人民预先绘制好前进的蓝图。
(一) 预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国的前途还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时,毛泽东同志就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以无人能及的远见,清晰地预见并规划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完整路线图。他明确指出,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并科学地阐明了这条道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这一伟大的预见,为整个中国革命航船,校准了航向。
(二) 预见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6年,国内和平谈判破裂,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数量、武器装备和控制的地域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党内外许多人,对革命的前途感到担忧。
然而,毛泽东同志却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深刻地预见到,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心向背和战争的性质,而非一时的武器优劣。他以无与伦比的战略气魄,领导全党和全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并最终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就取得了全国的胜利。这正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伟大预见。
(三) 预见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又高瞻远瞩地预见到,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因此,他及时地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一化三改”,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系列重大步骤,都不是临时起意、“摸索”出来的,而是对社会矛盾发展进行科学预见之后,所采取的主动战略部署。
三、“摸着石头过河”的真实含义:放弃目标,瓦解方向
如果说“预见”是为了更好地抵达目标,那么“摸石头过河”这一口号的巧妙与险恶之处,就在于它从根本上取消了“目标”本身,从而使任何方向的“移动”都具有了天然的合理性。
(一) “过河”——要去哪条岸?
这是一个最根本、也最要害的问题。一句“摸着石头过河”,却始终不愿、也不敢清晰地告诉人民,这条“河”的对岸,究竟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彼岸,还是资本主义的彼岸?
当一个领导集体,不再向人民群众反复宣讲其最终的共产主义目标,而是用一句模糊的“过河”来取而代之的时候,其本身的指导思想,就已经发生了动摇。所谓“过河”,变成了一种为了“过”而“过”的、没有终点的盲目运动。
(二) “摸石头”——谁的石头?什么石头?
在阶级社会里,从来不存在什么中立的、“客观”的石头。所谓“摸石头”,必然是有选择地去摸。
你是去摸“鞍钢宪法”所代表的、依靠工人阶级、坚持政治挂帅的社会主义之石,还是去摸“利润挂帅”、“物质刺激”、“专家治厂”的资本主义之石?你是去摸“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石,还是去摸“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依附于国际资本的洋石头?
实践已经证明,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摸的都是资本主义的石头,最终滑向的,也必然是资本主义的泥潭。
(三) 从“总设计师”到“总摸索者”的蜕化
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本应是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蓝图的、新社会的“总设计师”。它的责任,是根据蓝图,领导人民群众,有计划地进行建设。
而“摸着石头过河”论,则可悲地将“总设计师”的角色,自我降格为了一名在黑暗中探路的“总摸索者”。这在事实上,等于承认了自己已经丧失了理论自信,丢掉了指导思想的罗盘,只能被动地、机会主义地应对眼前的问题,走一步看一步。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先锋队性质的根本性背叛。
四、历史的后果:从“搞活”经济到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
理论上的谬误,必然导致实践上的灾难。“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机会主义路线,在过去几十年中所造成的历史后果,是惨痛和深刻的。
(一)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逻辑终点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被摸到的第一块“石头”。然而,这“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究竟是靠什么富起来的呢?在公有制和集体主义的土壤上,是绝不可能“先富”的。他们的“先富”,必然是建立在对国有资产的侵吞、对集体财产的瓦解和对广大劳动人民的重新剥削之上的。
这一块“石头”,不可避免地、也是被完全预见到了地,导致了中国社会急剧的两极分化,催生出了一个崭新的、与国际资本紧密勾结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二) “与国际接轨”的真实代价
“与国际接轨”,是摸到的另一块“石头”。其结果,就是将独立的、自主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重新纳入到由帝国主义所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并使其处于这个体系的最低端。
我们成了世界的工厂,成了帝国主义倾销商品、转移污染、收割廉价劳动力的场所。我们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在很大程度上,也随之丧失了政治和外交上的独立自主。这哪里是“摸索”,分明是精准地踏入了别人早已布好的陷阱。
(三) 公有制基础的瓦解与工人阶级地位的沦丧
“摸着石头过河”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的系统性瓦解。通过“改制”、“下岗”、“优化”,数以千万计的工人阶级,从工厂的主人,一夜之间,重新沦为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卖自己、任人宰割的雇佣劳动者。
“铁饭碗”被砸碎了,随之被砸碎的,还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翁的尊严。历史完成了一个悲剧性的循环,这正是“摸索”的必然归宿。
五、结论性的对立:科学社会主义与庸俗实用主义的根本不相容
归根结底,毛泽东同志的“预见论”与“摸着石头过河论”的对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庸俗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之间,两条根本路线的对立。
(一) 社会主义需要计划,而非盲动
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其高级阶段,其本质特征,就是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代之以有计划、按比例的自觉发展。它要求人类第一次能够作为社会的主人,去科学地预见和规划自己的未来。
“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盲人瞎马式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盲动”,是与社会主义的计划性、自觉性、科学性,在根本上背道而驰的。
(二)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针,不是摸索的拐杖
对于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说,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是确保航船不偏离共产主义最终目标的、唯一可靠的指南针。
而“摸着石头过河”论者,则把理论这面旗帜丢在一边,仅仅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话,当作自己可以进行任何机会主义尝试的挡箭牌。他们不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而是用无原则的“实践”去否定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极大歪曲。
(三) 真正的“实事求是”:坚持预见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绝不是没有方向、没有原则的“实用主义”。恰恰相反,它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原则性)的前提下,深入地研究具体国情(预见性),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能够导向革命胜利的战略和策略。
它是科学的预见性与革命的原则性的完美统一。而“摸着石头过河”,则是既没有预见性,更没有原则性的机会主义泥潭。
结论
综上所述,“摸着石头过河”绝非什么值得夸耀的“智慧”,而是一种在理论上缴械、在政治上迷航、在组织上放弃领导责任的机会主义路线。它以“实用”之名,行“背叛”之实,最终必然导向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
而毛泽东同志“领导就是预见”的光辉论断,则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能够存在的全部价值和责任。它要求领导者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武器,为人民群众照亮前程、规避风险、指明方向。
一个革命,如果没有建立在科学预见基础上的、清晰的路线图,那它就注定是一艘没有舵手的航船,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迷失、触礁、沉没。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正在于他不是那个在浑浊的河水中,战战兢兢地弯腰摸索石块的盲人;他始终是那位站在历史的峰顶,手持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大河的源头与入海口,并为全中国人民精准地绘出了一条通往光明彼岸的、宏伟航道的巨人。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流行复古 服饰搭配:"复古风潮"强力登陆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古印度人和现代印度人 古印度孔雀王朝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 慢性前列腺炎能自愈吗 Wbc++++是不是代表有前列腺炎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改背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 丁公凿井的意思是什么 清夜扪心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 前列腺炎如何根治 自慰与早泄、前列腺炎、脱发有关系吗? 我现在有前列腺炎和脱发是自慰造成的么?
- 前列腺炎怎么调养 我朋友好像得了前列腺炎,要怎么预防呢?
- 北魏孝文帝的功绩 拓跋宏简介 孝文帝的简介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意义主要内容
- 江涌 周洪宇:中国式现代化应当避免“内卷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