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会不会“发脾气”伤害人类
你听说过机器人“杀手”吗?
1978年9月的一天,日本一家工厂中曾经发生一件事,一切割机器人突然“发怒”,在失控情况下将身边的一名操作工人误当作钢板切成两段,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杀人事件。1981年,也是在日本,一位当班工人正在给处于停工状态的机器人进行调整,没想到机器人“勃然大怒”,竟抱住那个工人旋转起来,致使他当场死亡。还有一次,前苏联一位会下棋的机器人因为输棋而突然放电,使对弈的国际象棋大师倒地毙命……
因机器人失控所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惨案”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事后经过专家鉴定,机器人突然失控客观上是由于其控制系统的零部件突然损坏,或电气控制受到电磁波等的严重干扰且防护措施不当,使得对机器人的失控无法作出及时的反应。主观上是由于工作人员在操作或检修机器人时不注意,造成机器人对人员的误伤。
为此,许多国家都专门研究和制定了不少关于机器人安全的条款和细则,提供给机器人的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和用户,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1993年执行的“欧洲指南”,就有关于机器人安全的法规文件。英国等国也制定了具体的安全条例,对机器人的设计、安装和使用都作了规定。例如其中提到,无论何处,只要有可能,都应该避免靠近机器人,如果必须靠近,机器人系统的关键部件必须有很高的整体安全性。
![]() |
现在,大家都非常注意机器人的安全问题,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了防范措施,包括选择合适材料、增加控制系统的自检测和报警、连锁功能,给关键电子部件设屏蔽干扰功能。此外,就连机器人在工厂中的布局和今后的维修方面,都将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你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平时一贯听从你摆布的机器人,千万要注意安全,按规范去做,否则一旦它发起“脾气”来,你可得吃不了兜着走。
关键词:机器人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