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够独立地进行判断和运动吗
人具有独立判断决策的能力,因为人具有对信息的采集、记忆、学习、归纳和分析的能力。目前的机器人还远远不具备人的这种能力。即使第三代智能机器人也是如此。但确有一些高级的智能机器人,在一些特定条件下,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独立的判断,修正原定方案,并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驱动自己的行动,这类机器人称为“自主式机器人”。
早期的机器人只会做一些由人教会它做的工作。操作人员“手把手”地把机器人要做的工作“示教”一遍,“示教”的内容包括机器人运动的轨迹、工作的顺序及条件等。“示教”以后,机器人就会自动重复地进行工作。原来,当操作人员“手把手”地教机器人的时候,安装在机器人内部,或与机器人相连的电子储存器把这些信息记录了下来,然后,机器人只要从储存器中读出这些信息,电子控制器就能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的“行动”开始逐渐摆脱人的干预,能够通过各种传感器来了解周围的环境,依靠“专家系统”软件提供的“知识”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种其他软件的帮助,独立地对当前环境作出判断和相应的决策,甚至修正已设置在计算机中的程序,从而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作出相应的行动。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研制出一台具有“模式识别”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它能够根据作业规划独立地识别物体,作出决策。科研人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个一面为坡面、另一面为楼梯的障碍物任意地放在场地中央,机器人只能沿坡面爬行。结果,机器人沿着障碍物绕了一圈又一圈,经过几十分钟的“思考”,最终选对了坡面。当然,现在的智能机器人做这种识别实验已轻松得多。
自主式机器人在军用机器人中用得较多。一些用于野外的侦察机器人都配有先进的计算机、各种传感器、多普勒雷达、自动驾驶仪和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或电子地图。它们通过对视觉、听觉信息的综合,在“专家系统”的指导下,依靠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推理子系统,迅速确定自身所处的位置,识别障碍物和环境,并用红外摄像拍摄目标,当自身受到攻击时会毫不犹豫地予以还击。
自主式的太空机器人是高级的智能机器人,它具有规划、编程和诊断的功能,具有修理自己和别的类似机器人的能力。将来可以给这种机器人装上喷气系统,或者把它安装在自由平台上送往太空,可以让它去修理损坏的飞行器。
关键词:自主式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