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行星分为类地、类木等类别
太阳系天体中,除中心天体太阳外,最主要的是九大行星。对于行星及其物理性质等的探讨和研究,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心的课题,而进行类比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比较行星学的迅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将行星进行分类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所选择的某些特征的类同,行星有以下几种分类:
—、以地球轨道作为分界线,将位于分界线以内的水星和金星,称为地内行星,简称内行星;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称为地外行星,简称外行星,它们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两类行星各具有相似的视运动特征。
![]() |
二、也有以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为内外行星分界线的,这样,火星和地球也被列为内行星。
三、依据行星大小、质量以及化学组成等的不同,将行星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则被看做是个例外。
类地行星以地球为代表,主要特征是:直径小、当然体积也就小,质量小,密度大、都在每立方厘米4克或以上,自转较慢,卫星少,含金属元素比例高,中心有铁核。它们全都集中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空间。
类木行星以木星为代表,主要特征是: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与水的密度相近,自转较快,卫星多。它们全都在距离太阳约5~30个天文单位的广阔空间里,围绕太阳运动。17世纪就发现了的土星环,在300多年中一直被看作是太阳系天体的特例;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现天王星环和木星环;1989年,海王星被证实也有环。4个类木行星全都有环,这纯然是巧合,还是这种分类法从一个方面确实反映了行星在演化上的关系?
![]() |
四、另一种分类法是在保留类地行星这一类别之外,把类木行星加上冥王星重新分为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巨行星的密度大;体上与水不相上下,主要由氢、氦、氖等物质组成。远日行星的密度大致在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主要由氦、碳、氧及其氢化物等物质组成。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三类行星的特性互有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太阳系的演化规律。
- 上一篇
为什么冰川湖的纹泥可以计算冰川湖形成的年代
1912年,一位瑞典科学家研究冰川湖底的沉积物时,瞧见湖底泥沙一层粗、一层细,颜色深浅不同,很有规律地重叠在一起,这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 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原来粗的泥沙是夏天冰川溶化时,水流冲带来的砂子。由于其中石英含量较多,石英是灰白色的,所以颜色较浅。
- 下一篇
为什么金星表面温度那么高!
金星离太阳比地球平均近30终,它表面温度应该比地球高得多,这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和理解的。可是,当科学家们得知金星表面温度高达465~485℃的时候,也感到有点惊讶。 什么原因使得金星表面达到如此高温呢? 说怪也不怪,问题就在金星本身,主要在它的大气身上。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