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把行星分为类地、类木等类别

火烧 2016-11-02 05:35:10 1123
太阳系天体中,除中心天体太阳外,最主要的是九大行星。对于行星及其物理性质等的探讨和研究,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心的课题,而进行类比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比较行星学的迅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将行星进行分类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所选择的某些特征的类同,

太阳系天体中,除中心天体太阳外,最主要的是九大行星。对于行星及其物理性质等的探讨和研究,一直是天文学家们关心的课题,而进行类比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比较行星学的迅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将行星进行分类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所选择的某些特征的类同,行星有以下几种分类:

—、以地球轨道作为分界线,将位于分界线以内的水星和金星,称为地内行星,简称内行星;在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称为地外行星,简称外行星,它们是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两类行星各具有相似的视运动特征。


二、也有以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为内外行星分界线的,这样,火星和地球也被列为内行星。

三、依据行星大小、质量以及化学组成等的不同,将行星分为两大类: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冥王星则被看做是个例外。

类地行星以地球为代表,主要特征是:直径小、当然体积也就小,质量小,密度大、都在每立方厘米4克或以上,自转较慢,卫星少,含金属元素比例高,中心有铁核。它们全都集中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空间。

类木行星以木星为代表,主要特征是: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与水的密度相近,自转较快,卫星多。它们全都在距离太阳约5~30个天文单位的广阔空间里,围绕太阳运动。17世纪就发现了的土星环,在300多年中一直被看作是太阳系天体的特例;20世纪70年代,先后发现天王星环和木星环;1989年,海王星被证实也有环。4个类木行星全都有环,这纯然是巧合,还是这种分类法从一个方面确实反映了行星在演化上的关系?


四、另一种分类法是在保留类地行星这一类别之外,把类木行星加上冥王星重新分为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巨行星的密度大;体上与水不相上下,主要由氢、氦、氖等物质组成。远日行星的密度大致在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主要由氦、碳、氧及其氢化物等物质组成。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三类行星的特性互有差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太阳系的演化规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