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研究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
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成功,标志着人类走出地球,向别的星球迈出了历史性的第一步。之后又有5次成功的登月。当人站在月球上仰望天空,老家地球也在天上,这真是千古未有的梦幻般的景象。
然而,人类亲自登月并非专门为了观光游览,而是要对地球的这个近邻作深入其境的科学考察。登月宇航员肩负多项考察任务,他们要测月震,测月地间距离,要进行是否有生命、大气和水的实验等,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则是在月球上一站稳脚跟,就立即抓紧搜集土壤、岩石标本。这是为了准备一旦出现意外必须马上离开月球时,不至于空手而归。他们不仅在着陆点附近掘取土壤、捡拾岩石,还坐上从地球带去的月球车,奔赴较远的地方寻找更多种类的土石样品。经过宇航员艰苦工作,终于将470多公斤的样品带回了地球。
![]() |
当第一名登月宇航员踏上月面时,就在那里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可这个脚印竟是那样浅,只有几分之一厘米。原来估计月球表面浮土是松软的,或海绵样的,甚至担心飞船着陆时会被倾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它们只是薄薄的一层土壤。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月球的土壤中发现了许多自然态的玻璃珠,这是地球上所没有的。它们很可能是陨星撞击月面时,被撞碎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这就更加证实了在月球的历史中,曾经有一段时期遭受过大量陨星的轰击。
通过分析,已经对月壤、月岩的类型,所含矿物,它们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乃至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的历史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月球上的物质分布和组成形态与地球截然不同,但化学成分却基本相同,在月球上没有发现任何新的元素。登月考察共发现55种月球矿物,其中6种是地球上所没有的。
通过对月壤、月岩中放射性元素演变过程的分析知道,最年轻的月岩可能是在31~39亿年前形成,而最古老的月壤已存在46亿年了,这和原来估算的地球年龄相同,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地、月两个天体同时形成的理论。另外,在对月壤、月岩的详细考察中,并未与任何有生命能力的有机物相遇。
1972年12月,最后一批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屈指算来已快20年,科学家们正在考虑重返月球,而重返月球的目的,在于要设法开发利用这个星球。科学家已经考虑如何在月球上采矿,如何从月岩中提取氧气的问题,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建立永久性的观测、工作和生活基地,甚至把月球作为飞向更深远空间的宇航中转港等计划,也都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