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太阳系外的第一颗行星已经发现了
除我们的太阳之外,其他恒星周围是否也存在着已经形成为行星的天体呢?这正是近些年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在寻找的目标。按理来说,太阳系不可能是宇宙间的“独生子女”。但我们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
1984年12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式宣布,太阳系之外的第一颗行星找到了,它是VB8A的暗伴星——VB8B。
美籍天文学家范比斯布鲁克在蛇夫星座发现的两颗星,被称为VB8和VB10。VB8离我们21光年,看起来很暗,但在红外光观测中,它却显得非常明亮,说明它的表面温度很低。观测发现,它周围有颗更暗的伴星在绕着它转,所以它们被分别称做VB8A和VB8B。
把VB8B叫做行星的根据是什么呢?
VB8B距离VB8A约6.5天文单位,相当于木星、土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两星的互相绕转周期不小于30年,大体与土星的绕日公转周期相当或略为大一些。VB8B的表面温度只有1390K,可以说是相当低的。它的质量测得还不够精确,大体上在木星质量的一二十倍到七八十倍之间;它的直径大致与木星相当。
像木星那么大的一个天体,怎能容得下比木星多好几十倍的物质呢!问题在于组成它的物质的密度比木星要大些。木星中心物质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4克,VB8B的密度要大些。
将VB8B与木星相比,它表面更热些,质量和密度都更大些;它的体积与木星不相上下,两者的化学成分有可能大体相同,即主要由氢和氦等组成。VB8B绕VB8A的轨道是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与行星轨道类似。质量为木星的数十倍的天体,往往被称为棕矮星,属恒星范畴,但是,不论从哪方面来看,VB8B是无论如何也分不到通常所说的恒星一类中去的,它被称为行星是当之无愧的。如果把VB8B移到木星的位置上来,看起来它将与木星差不多亮,而木星在它“年富力强”的早期历史阶段,很可能与今天的VB8B一样热。
![]() |
一些人对行星的要求是,它必需像我们地球那样。有人则认为,在我们目前只知道一个太阳系、少许行星的情况下,不宜用地球作为衡量是否为行星的标准,在发现和研究了各种类型的行星之后,从宇宙的角度来看,VB8B也许会是比地球更为典型的行星。
当然,比起木星来,VB8B的质量、密度似乎更接近太阳;它的表面温度之高更是太阳系任何行星都望尘莫及的。它可说是一颗围绕恒星运动、一些性质介乎恒星和行星之间、而更类似于行星的奇异行星。
1988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第20届大会期间,有几位天文学家也介绍了他们发现太阳系外新行星的经过。这指的是与太阳相似的HD114762星周围的暗“伴星”。HD114762离我们约90光年,被称为新行星的那个天体的周期确定为84天左右,质量有可能大于木星,而小于棕矮星。这颗新发现的天体的身份:行星还是恒星?也是有争议的。
研究太阳系外的行星,以及各行星系之间类比关系的星际比较行星学,正在迅速发展着,它将为我们开辟一个广阔的领域,而VB8B和HD114762“伴星”的发现,完全有可能在它发展史的前几页上占有一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