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回到未来 迴造

火烧 2021-06-07 08:04:45 1053
迴造   迴造(汉语拼音:huizɑo),中国唐开元 713~741 前后征纳赋税时以不同实物折纳的一种制度。又称折造、变造。折纳在南北朝时期即已实行。南朝各地区生产的地方性很强,产品种类较多,交换关

迴造  

  迴造(汉语拼音:huizɑo),中国唐开元(713~741)前后征纳赋税时以不同实物折纳的一种制度。又称折造、变造。折纳在南北朝时期即已实行。南朝各地区生产的地方性很强,产品种类较多,交换关系也比较发达,因此,折纳较为盛行。除纳布代租外,还以米折布,收杂物当租,以钱折租。北朝也曾折绢为谷,以钱折绢。

两税法

  唐朝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已在江南地区实行纳布代租。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光宅元年(684)婺州信安县(今浙江衢州)显德乡梅山里祝伯亮租布一端。中宗神龙(705~707)以后,又以义仓之粟,变米纳京师,当时谓之变造。开元四年,停义仓变造。至二十一年,因关中粮食不足,乃用裴耀卿为相,次年为江淮以南迴造使,广运江淮义仓变造米。

  开元二十五年,由于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与和籴的实行,关中粮储丰富,江淮粮食漕运量得以减少。唐政府进一步调整各地折纳实物的规定:关内诸州庸调资课,根据实价变粟取米送京,路远的则就地收贮以充随近军粮;河南、河北应送含嘉、太原等仓租米,折粟留纳本州;河南、河北不通水运的州,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同时还规定,江南诸州租并迴造纳布。天宝四载(745)韦坚又请于江淮转运租米,取义仓粟转市轻货。唐初以来,实行于江淮一带的变造制度,进一步在关中和河南、河北推广。

回到未来 迴造
“迴造283719” 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