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背上为什么长出人耳
老鼠背上长出人耳,这不是神话故事,而是医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1997年,国际整形外科权威杂志《整形外科》首次展示了一只由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培养的长着人耳的老鼠,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科学家是如何让老鼠背上长出人耳的呢?
确切地说,老鼠背上长着的人耳其实并不是真的人耳,而是一块形状像人耳的软骨。而且,它也不是老鼠自己“长”出来的,而是由科学家将体外培养的人耳形状软骨移植到老鼠背上后形成的。研究人员首先用一种可以降解的纤维材料制作出一个形状像人耳的支架,接着把从牛的耳朵中分离培养出来的软骨细胞种植到支架材料上,在培养皿中培养2~3周,然后再把这个人造耳朵移植到老鼠的背上。再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随着纤维材料的逐渐降解,一只由纯的软骨细胞构成的“人耳”就长成了。科学家把这种应用细胞与可降解支架材料复合来重建组织的新技术称为“组织工程”。
![]() | ![]() |
| 小耳症 |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在小鼠背上培植的人耳郭 |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实验呢?每个人的耳朵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这主要是由耳朵皮肤下面的软骨组织的形状和大小决定的。有些先天性小耳症的患者就是由于耳软骨组织的发育不良,造成了一侧或双侧耳朵的缺失;另外还有一些患者因为外伤而导致耳朵的缺失。对于这些患者,能让他们重新拥有漂亮的耳朵是整形外科医生的梦想。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从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肋软骨中取出一定量的软骨,经人工雕刻成耳朵形状后移植到耳缺损部位,覆盖了皮肤后就能得到一只新的耳朵。很显然,这是一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治疗方式。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希望能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在培养皿里培育出组织,用于人体组织缺损的修复。组织工程学的诞生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理论上,只要从体内取少量细胞,经体外大量扩增后与支架材料复合,就能在培养皿中培育出想要的组织,用来修复身体组织的缺损。“老鼠背上长人耳”这一研究成果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体外制造组织的可行性。既然我们能造耳朵,那么也能用同样的技术制造人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
- 上一篇
拍X线片和做CT检查时为什么身上不能有金属物
历史上第一张X线片是伦琴妻子戴戒指的手,除骨骼外,金属材质的戒指清晰可见拍X线片时,得到最清晰影像的就是人体骨骼组织。含有钙盐的骨骼组织是密度最大的正常人体组织,其含有的钙元素可大量吸收X射线。与人体骨骼一样,各种金属也能大量吸收X射线,在感光底片上留下自
- 下一篇
“万能胶”为什么有巨大的黏合力!
1942年,美国人哈里·库弗想研发一种枪械瞄准器的清洁剂,谁知阴差阳错,最后他发明的东西化学名称叫“氰基丙烯酸酯”。橡胶、皮革、织物、纸板、人造板、木材、泡沫塑料、陶瓷、混凝土、金属等许多材料,都可以用这种液体黏合起来,而且十分牢固。因为应用范围如此之广,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