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便通畅,身体健康”
生活中,一些人把吃饭和排便戏谑地称为“进出口”,其实,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对一个国家来说,进出口贸易额高,国家就兴旺、发达;对一个人来说,吃饭、排便都很正常,“进出口”顺利,人的身体就健康。而一旦“出口”受阻不畅,“进口”便也会受到影响。长期便秘的人食欲多不振,心绪多不宁,身体多不佳。
为此,我们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人在晨起喝下一杯水或一碗豆浆,或吃了一碗早饭后,大肠会通过大脑向人们发出排便的要求,每夭坚持此时大便,这对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一旦因为出差等其他原因习惯被打乱后,应及时调整过来。有些人因为早上事情太多,无法安排,也可以放在其他时间。有的人排便是两天一次,只要是习惯如此,也是正常的。
![]() |
合理安排膳食是保持大便通畅的最好办法之一。高蛋白质、高饱和脂肪、大量精制糖、低纤维素的传统西方膳食者往往排便困难。平时应多吃一些含植物纤维多的粗粮、蔬菜、瓜果等,多喝水。
有便意应及时排,千万不要置之不理。如果有便意而不及时排便,长此以往,直肠的膨胀便不再会唤起排便的要求,就会形成便秘。对妇女来说,如果直肠内粪便过于胀满,会把子宫颈向前推移,子宫体则向后倾,阔韧带内的静脉血流会因弯曲受压而不能畅通,因此子宫壁也发生充血现象,并且由此失去弹性而使子宫保持在后倾位置上。妇女同志会发生骶部疼痛、腰痛、月经障碍等。
老年人由于气血不足、阴液亏虚,以及饮食量少,运动量小,易患便秘。据资料统计,约11.3%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对老年性便秘除进行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外,老年人应每天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并且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即使没有大便,也要每天搏一次。多喝些水分,有利于调整体液,也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固定排便时间;不要总让儿童吃细粮和高蛋白食物,应该给一些粗制食面、蔬菜、水果、红薯等;如果小儿不排便,家长和托儿所的老师就要检査原因,而不要勉强,切不可让孩子无止境长时间蹲坐便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