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有的婴儿容易吐奶

火烧 2016-11-16 12:23:21 1045
新生1〜2月的婴儿,在吃奶后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小口两旁往往吐出奶水,这种现象俗称“吐奶”。在吐奶前,没有噁心、烦躁等不舒适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生理性溢奶”。到7〜8个月时,吐奶的现象就会停止。 婴儿吐奶,常常会使一些家长担心。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到婴儿胃的

新生1〜2月的婴儿,在吃奶后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小口两旁往往吐出奶水,这种现象俗称“吐奶”。在吐奶前,没有噁心、烦躁等不舒适的症状,医学上称为“生理性溢奶”。到7〜8个月时,吐奶的现象就会停止。


婴儿吐奶,常常会使一些家长担心。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到婴儿胃的生理特点,就知道婴儿为什么容易吐奶了。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先经过食管送到胃里。食物在胃里搅拌消化后,再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在食管通入胃的交界处(即胃的入口),叫“贲门”在胃通到小肠的交界处(即胃的出口),叫“幽门”。婴儿贲门部肌肉发育弱;贲门附近的胃底,发育也不完全,弹力组织、肌肉和神经发育都差,且多处于松弛状态。而幽门肌的发育良好,由于婴儿交感神经常处在兴奋状态,幽门肌也就处于紧张状态;再如上婴儿的胃呈水平位置,吃奶时又容易吸进空气;如果喂奶的方式不当,咽下去的空气就更多。吃饱奶后,若变动婴儿身体的位置,或者马上就睡平,胃里积聚的空气要往上跑,空气从口里排出来时,把吃进去的奶也一起冲出来,吐奶现象就发生了。


当我们了解到婴儿吐奶是由于胃呈水平位置,胃底发育差,贲门肌弱,幽门肌紧张,再加上吸进胃里的空气造成的,那么,只要注意喂奶方式,就可以防止吐奶了。

喂奶时,首先要避免婴儿在哭闹的时候吃奶。用奶瓶人工喂奶时,奶头必须充满奶汁,这样可减少空气的吸入。其次,喂奶后,不要立刻睡下,也不要过多翻弄婴儿;应竖抱婴儿,轻轻叩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吸进胃里的空气,然后将头部稍髙地斜着轻轻睡下,可以减少吐奶。

婴儿吐奶,大都是发育良好而又肥胖的婴儿,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些婴儿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较兴奋,胃部肌肉张力较高,加上吃的奶也较多,吃奶时又吸入了大量空气,因此就更容易吐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