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花粉培养也能育种V4
任何作物的种子一旦发芽生根以后,经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一般都能开花结实。你看,稻浪千重,麦浪翻滚,油粟结荚累累,棉花白絮如云,一派丰收景象。
就拿水稻来说,一粒稻谷,在开花受精以前,叫作颖花。这颖花,有外颖、内颖、花药、子房等。花药,就是花粉囊,里面有很多花粉。花粉,因为是雄性细胞,与体细胞相比来说,染色体是单倍性的,即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以水稻来说,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4条,那么,它的花粉染色体数就是12条。
水稻花药在孕穗时,里面花粉的发育阶段正处在单核靠边期。如果这时将水稻花药(取出花粉极为困难)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来,接种在人工合成的叫脱分化培养基上,在25〜28℃条件下黑喑培养,过一段时间后,花药逐渐变成褐色,中间长出一个或几个叫愈伤组织的细胞团。待细胞团长到1毫米大小时,转入另一种叫做分化培养基上,仍在25〜28℃的温度和一定的光照下培养,不过二十来天就分化出水稻苗来,再细心移植,就能长成植株。这种水稻植株,是从花粉培育出来的,所以染色体数仍是单倍性,叫作单倍体植株。这样的植株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必须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单倍体变成二倍体,就能正常结实了。
![]() |
![]() |
为什么花药经这样两步培养后,能形成完整的植株呢?这是由于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植物细胞有长成一株完整植株的能力。因此,任何作物植株器官的外植体以及花粉和培养细胞等,只荽培养条件适当,就能分化出完整的植株。在实验室,花药培养一般在试管里进行。
诱导出的植株,由于不同材料来源和培养条件,恢复成二倍体后,种植田间,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也有不同。如植株有高矮,成熟有早迟,籽粒有大小,抗性有强弱等。有差异,就有可能选择,选择符合人们所需要的那些植株,先育成株系,最后成为一个群体——新品种。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花粉培养育种。
用一般品种的花药进行培养,由于种性本来已经很纯,培养出来的植株差异就不大,很难选育出新品种。因此,不用稳定品种的花药,而用杂种一代的花药来培养。我们知道,一切栽培植物的性状,多数是通过性细胞的结合来遗传给后代的,杂种一代由于包含有双亲的遗传性,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因此,不同杂交组合和花粉之间,差异很大,培养出来的植株也就多种多样,可以任我们选择。花粉培养还有一个特点,一旦选中的优异单株,基本就能稳定不变,还能缩短育种年限呢。
我国的花粉培养育种发展最快,烟草、水稻、小麦等作物,已用这种方法培养,在生产上推广种植,成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