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辐射育种要经过几代才能稳定
如果你走到良种繁育场,有时可以看到在同一块田里,出现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植株。例如,在同一块水稻或麦田里,有的水稻(或麦子)长得很高,有的很矮,有的甚至匍匐在地面上象野草一样,从叶子的形状来看,有的是正常的,有的特别宽,有的特别窄,有的卷曲呈镰刀状。叶子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淡,有的甚至完全变成白色,有的是白色或黄色的条纹等等。穗形也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谷粒挤得很紧,有的散得很开,有的空秕粒很多。成熟期的差别也很大,有的已经成熟,有的才刚抽穗,有的甚至才开始孕穗,还有的根本不开花结籽,有的开了花也不能结籽。可称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也许你在想:这是怎么搞的,良种繁育场的田里,怎么会混杂得这样厉害?
其实,这不是混杂,这是良种繁育场专门的辐射育种选种田。
也许你又会想:这些长得很不正常的作物,怎么能够培育出好品种呢?
一般说来,照射过的当代是看不出什么优良性状的。因为照射过的当代所表现出来的,是受过伤害的面貌,用射线处理过的种子(或植株),它们的遗传特性和生理特性,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有些植株由于变化太剧烈,吃不消,因而死掉了;有些虽然能活下来,但就象生了一场大病似的,元气大伤,长得很不正常。所以,在这一代一般是不选的,只是从每一株上取下几粒种子,供第二年播种。在第二代、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内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因为在第二代植择上,已经改变的遗传性会表现出来,这时可根据我们所定的育种目标,加以选育了。
当我们从辐射第二代中选出较为理想的植株,如茎秆矮化、能抗倒伏,我们把这一株的种子全部收下,在第三代种下去。第三代的表现也是不一致的,这种表现不一致,我们称它为“分离现象”。在第三代中,大部分植株与第二代所选的那株一样矮秆;但是也有一部分植株仍然和照射前一样的髙秆。这时把矮秆植株保留下来,再把高秆植株淘汰掉。把留下的矮秆种子种第四代,这时基本上一致,高杆很少了。到第四、五代后就很整齐,也就是说,遗传性状稳定了。
一般由于发生突变或进行杂交后的植株,它们的遗传性状就变得“混杂”了。这种遗传性的“混杂”在下一代中各株间表现出不间的性状,经过有目的的选择,遗传性状就一点点纯化,分离也越来越少,以致后来达到基本稳定。
种子经辐射后,第二代分离最大,从中就可以选出我们所需要的单株,以后经系统选育,遗传性就逐渐稳定,分离越来越少。在分离严重时,不能用于生产。要育成一个新品种,必须等它基本稳定后才行。从辐射育种来看,一般到第四代才能基本稳定。
![]() |
辐射育种有许多特点,它的育种时间短、变异多、稳定快,在这些方面是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法所不及的;还能在较短时间内改良品种的某一不良性状,而使品种的丰产性状保持不变;增加品种的抗病性和改进作物品质等等,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