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农作物只种一个高产品种有危险
大家知道,在同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高产品种能提供更多的物质。但是,如果大面积单独栽种一个品种,那可就得冒大风险。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发生疫病,所有栽培的马铃薯全被毁灭,致使100万人饿死,150万人外流他乡。1943年印度水稻染上一种叫作稻胡麻叶斑病,
大家知道,在同等的人力、物力条件下,高产品种能提供更多的物质。但是,如果大面积单独栽种一个品种,那可就得冒大风险。1845年爱尔兰马铃薯发生疫病,所有栽培的马铃薯全被毁灭,致使100万人饿死,150万人外流他乡。1943年印度水稻染上一种叫作稻胡麻叶斑病,损失惨重,酿成了“孟加拉大饥荒”。1954年美国小麦得了秆锈病,减产2/3。1985年拉丁美洲咖啡无法招架来势凶猛的病虫害,以致造成减产一半的悲剧。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栽种的品种太单一,无法迎战自然灾害。
为什么单纯栽种一个品种会闯这样的大祸呢?
这是因为,高产品种虽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粮食,但这些作物失去了它的“野”性,丢掉了在野外生长时的那种顽强竞争能力,必须依靠农民的辛勤管理才能生存,如施肥、灌水、除虫。如果千顷良田只栽一二个品种,一旦自然灾害发生,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即使是一个抗病虫害的品种,长期大面积栽培以后,已经得到的抗病虫害能力也往往会被病虫害摧毁。
1万年以前,世界人口不到500万,那时有5000种植物提供食品。而现在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却仅仅依靠150种植物提供生活之需,其中最重要的只有20种,如果每一种只种一个品种,就像是在薄冰上行走一样,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作物的品种还是多种多样才好。如果农民拥有多样化品种,假如一个品种失败,也不致引起灾荒。
大自然没有为我们创造出抵御各种病虫害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全能植物”,再高强的育种学家也无法做到。因此,在作物栽培中,应提倡多种几个品种,反对清一色,这样才能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
很赞哦! (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