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全文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4-10 22:43:16 1043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全文翻译赏析)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全文翻译赏析)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鄂州南楼书事》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共有四首,这是第一首。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见《世说新语·容止》及《晋书·庾亮传》)。后人于鄂州(治所在今武汉市武昌)复建一南楼纪念庾亮。黄庭坚在1102年(崇宁元年)寓居鄂州后即登此楼,叹其制作之美,第二年六月再登,写下了这一组诗。    陈衍曾说过:「山谷七言绝句皆学杜,少学龙标(指王昌龄),供奉(指李白)者,有之,《岳阳楼》、《鄂州南楼》近之矣。」(《宋诗精华录》)这首诗即是风神摇曳,具有悠远之姿,令人回味无穷。    起句即写登临纵目的所见,境界阔大,气象不凡。以「四顾」领起,具见豪迈气魄;「接」字下得贴切,措绘出山川相缪的壮丽景色;一个「光」字,则传达出月下景物的特殊魅力。接写「凭栏十里芰荷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给人最深刻的感受不是其视觉形象,而是其清香四溢,所以著一「香」字而境界全出。诗人面对如此风物,感觉人间的一切争斗都不复存在,于是唱出了「清风明月无人管」之句。「清风」近承「芰荷香」,即「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之意(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明月」遥应「山光接水光」,点明皓月朗照,山川生辉。大而言之,「清风明月」实指一切自然景物。「无人管」,则是化用了苏轼《前赤壁赋》最后一段的议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清风明月,见《南史·谢譓传》):「(谢譓)不妄交接,门无来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清风明月,非人所得而私。诗人此时物我两忘,逍遥自适。    最后一句便点明了这种感情。一个「凉」字概括了他流连陶醉于山水间的种种感受。这里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手法,无论是视觉的「光」,还是嗅觉的「香」,均并作一种「清凉」之感。既切合夏日「追凉」,又写出其摒弃尘虑之想。「清凉」,佛家常用语,指摆脱一切憎爱之念而达到的无烦恼境界,如《大集经》说:「有三昧,名曰清凉,能断离憎爱故。」又如《华严经·离世间品》说:「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前面所写的景物都有清高脱俗的寓意,构成了一个使心境澄淡的「清凉世界」。一个「凉」字意味深长。黄庭坚在这之前经历了长达六年的谪居黔州、戎州的流放生涯,遇赦后赴太平州任,仅九日即罢官,只得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结果是远贬宜州而死。尽管如此,他却力图在儒、道、佛的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一方面洁身自好,即所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方面寄情山水,放松身心,置生死荣辱于不顾。这就是他「清凉」心境的内涵。    清代冒春荣评李白七绝说:「七言绝句,以体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话,而有弦外音,味外味,神气超远。太白有焉。」(《葚原诗说》)黄庭坚此诗就有李白的遗响,写景清新淡雅,抒情含蓄蕴藉而颇有理致。此诗通体散行,一意直叙,如流水淙淙,直归于结句的「凉」字,而又妙在点到即止,留下了玩味想像的余地。诗句在散行中又参以当句相对,如首句的「山光」对「水光」,第三句的「清风」对「明月」,往复回环,摇曳生姿,增添了声情之美。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全文翻译赏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