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潇湘竹馆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3-04 01:37:25 1078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及翻译赏析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及翻译赏析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

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翻译及注释

翻译潇水奔腾出九疑,临源湘水逶迤行。二水会合空旷处,水清流缓波涛平。江岸高馆耸云霄,更有危楼倚山隈。雨后初晴天色朗,纤云舒卷碧空尽。秋高气爽日正中,江天一色无纤尘。才闻渔父低声唱,忽听羁鸿哀声鸣。见此胜景岂不乐?难以自制思绪分。登高欲遣杂念去,更招思念故乡情。无心游玩驾舟返,小舟徘徊人迟疑。

注释(1)浚:此处指水深。(2)临源:山名,《百家注柳集》云:「九疑、临源,潇湘所出。」(3)泓澄:水清而广。停风雷:谓波平涛息,水流转缓。(4)轩霞表:高耸于云霄之外。轩,飞貌。(5)澄霁:天色清朗。(6)杳杳:远貌。(7)豫:欢乐。(8)裁:自制。(9)远念:对远方故乡的思念。(10)驶:快速行进。(11)沿洄:顺流而下曰沿,逆水而上曰洄。

潇湘竹馆 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原文及翻译赏析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状写山川之美,乃是柳宗元的拿手好戏。汪森在《韩柳诗选》中曾说:「柳州于山水文字最有会心,幽细淡远,实兼陶谢之胜。」近代籐元粹在《柳柳州诗集》卷三中评论此诗时则说得更具体:「开旷之景,叙来如见,宛然一幅活画。」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柳宗元是怎样描绘这幅「活画」的。诗人先写远景:潇湘二水的发源地,但江流一缓一急,一蜿蜒而来,一直奔而至,一幅颇具特色的远景江流图已经呈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诗人便仔细描摹二水会合口的胜景。先看水面,空旷开阔,碧水连天,波涛不惊,水的动景反而变成了静景;而两岸危楼高耸,则又化静为动,让人看来怵目惊心;顺着危楼再往上看,一幅蓝天白云的美妙景观便呈现眼前,那雨后初晴的灿灿阳光,那悠悠飘过的缕缕白云,好一幅秋高气爽的绝妙佳境,而且是水天一色,绝无纤尘,这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世界,不染半点世俗的浊气。读到这里,免不了心驰神往,诗人身处如此仙境,就更当飘飘欲仙了。然而且慢,立即便有世俗的浊气传来:「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因为有了「羁鸿」的哀鸣作陪衬,「渔父」之「吟」便也有了悲音,这悲音其实并非来自渔父之口,而是发自诗人的心底,由「羁鸿」的哀鸣,诗人不能不想到自己被贬他乡羁留穷乡僻壤的痛楚,因而再美妙的景色也不属于他,这景色不仅不能使他愉快起来,相反,他越想借它来排遣乡思,乡思反而越来越浓。仙人的佳境他已没有心思欣赏,只好驾舟回程。然而,回程之路又在哪里呢?作为被贬之人,他又不能不想到自己只能「羁留」于此的处境:故乡不能去,有家不能归。他所能回的「家」,与「羁所」同名,与「监狱」无异,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回到那「监狱」中呢?更为可怕的是,不回到那「监狱」他便无处可去,无法抉择的两难处境,更增添了诗人的愁苦,小舟漂泊于宽阔的江面,徘徊不前,虽是风平浪静,也给人岌岌可危之感,这不是小舟的危急,而是诗人心境的危急。 诗词作品: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词作者:【唐代柳宗元诗词归类:【山水】、【写景】、【抒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