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位思考的论据 关于博爱的论据
关于博爱的论据
1、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
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生命书、术数、方技等6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
代表作《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2.清代的曹雪芹,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代人称赞他“诗笔有奇气”。
他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
在他的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
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3、南北朝的祖冲之,是著名的数学家,他推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在世界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7位数字。
这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因此日本有位数学家曾建议把圆周率改称“祖率”。
他对王码文历法和机械也很有研究,他编制了《大明历》,测定了回归年的天数,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间,跟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结果只差50秒钟。
他创造了“水推磨”、“千里船”、“指南车”。
他还是一位研究经书和诸子百家学说的学者,注释过《老子》、《易经》、《论语》、《孝经》等书。
4、郭沫若,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字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
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著的著名学者。
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提出了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文学革命”的主张。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一系列拉学论著,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

郭沫若一生著述丰富除了创作许多诗歌、小说、剧本,写了许多历史、哲学、政治论文以外,还翻译了许多世界名著。
《沫若文集》有17卷之多。
郭沫若的渊博多才,是终生勤学苦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