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介不取什么意思 成語: 一介不取是什么意思?
成語: 一介不取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425成語: 一介不取注音: | ㄐ|ㄝˋ ㄅㄨˋ ㄑㄩˇ漢語拼音: yī jiè ù qǔ參考詞語: 不取一芥反義: 中飽私
成語: 一介不取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425成語: 一介不取注音: | ㄐ|ㄝˋ ㄅㄨˋ ㄑㄩˇ漢語拼音: yī jiè bù qǔ參考詞語: 不取一芥反義: 中飽私囊, 見利忘義, 貪得無厭近義: 臨財不苟釋義: 一枝小草也不隨便拿別人的。語本《孟子.萬章上》。後用「一介不取」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Emoji符號: 1️⃣介️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一介不取”對應Emoji表情符號“1️⃣️”,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1️⃣️、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1️⃣️"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有一次萬章問孟子:「我聽說伊尹曾經以宰割烹調的手藝來要求湯任用他,有這回事嗎?」孟子說:「沒有。不是這樣的。伊尹在莘國的郊野耕種,並且喜愛堯舜的道理。如果不合堯舜的義理,不合堯舜的正道,就是把天下當俸祿送給他,他也會棄之不顧。縱使拴住四千匹馬放在面前,他也不會看一眼。只要是不合道義,即使一支小草,他也不會拿給別人或拿別人的。」後來「一介不取」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一介不以取諸人」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典源: 《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1>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注解〕 (1)介:野草,通「」(音ㄐ|ㄝˋ)。比喻極微賤的東西。書證: 01.《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源)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羅椿)清貧入骨,一介不取,頗有李方叔、謝無逸風味。」 03.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九齣》:「母親,吾豈不知一介不取,古人高義。前日因魚梁監稅,偶然覓得鮮蚶,聊以製鮓相遺,不謂反遭艴怒,是吾之過也。」 04.《醉醒石.第一一回》:「丈夫心地光明,一介不取;便沒有鬼神,也不可苟且,況是圖財害人。」 05.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一.槐西雜志一》:「(申謙居)天性和易,生平未嘗有忤色,而孤高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風。」 06.《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侶笙這個人,他窮到擺測字攤,還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來,也就可想了。所以雖然署過幾個缺,仍是兩袖清風。」用法説明: 【語義說明】形容人的操守非常清廉。 【使用類別】用在「廉潔無貪」的表述上。 【例 句】 01>我終身為官,非我應有,一介不取。 02>他是個一介不取的清官,深受民眾的愛戴。 03>人窮志不窮,對於非分之財,我一介不取。 04>他除了應得的東西,一介不取,是個清廉的君子。 05>他是個一介不取的人,把錢交給他保管,絕無問題。 成語接龍“一”字結尾的成語
參差不一良莠不一“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毛不拔一丘之貉一敗塗地一暴十寒一鼓作氣一鳴驚人一竅不通一日千里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視同仁一籌莫展一網打盡一絲不苟一揮而就一意孤行一見如故一塵不染一知半解一落千丈
“取”字結尾的成語
一介不取咎由自取豪奪巧取唾手可取侮由自取禍由自取孽由自取秋毫無取 參考鏈接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一介不取。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一介不取。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一介不取”分成的單字詳解:
一, 介, 不, 取。
很赞哦!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