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旧闻、新闻和奇闻

火烧 2008-08-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对比分析2003至2006年央企负责人薪酬变化,揭示年薪增长与职工收入差距,涉及国资委政策调整及舆论争议。

旧闻、新闻和奇闻

作者:巡夜人

原文: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168127.shtml


2003年末,中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明年将在中央企业中全面推行负责人年薪制,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将拿到平均25万的年薪

中央电视台2008年8月11日报道,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2004年中央企业实现利润4879.7亿元,当年央企负责人的薪酬总共是4.38亿元,平均年薪35万元;2005年央企实现利润6377亿元,负责人的薪酬总额是5.32亿元,平均年薪43万元;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7685亿元,支付给全部负责人的薪酬总额是5.77亿元,平均薪酬47.8万元。这三年,央企的利润年均增长36.7%,央企负责人薪酬年均增长14.9%,而央企职工的年均收入增长是15.3%。目前国资委已经做出决定,2007年到2009年,央企负责人薪酬中的基础薪金部分保持不变,三年不再增加。

《文汇报》的报道在收入前加了”税前“两个字。

2004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实际薪酬收入是2003年底李老板(李荣融说:“我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找不到我这样一位好老板。”)表示的1.4倍。计划做到这份上,也未免有点太不靠谱了。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分配局有关负责人8月14日则表示,2006年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平均年薪53.1万元,不存在“天价薪酬”。行政任命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不宜过高,但是央企业也参与市场竞争,如何通过薪酬激励留住人才是个两难问题。

这个数字比3天前李老板的数字又多了5.3万元,而2006年上海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也不过29569元。我真怀疑李老板其它薪酬数字是不是也缩过水了(李老板表示自己的税前年收入差不多是12万)。最有意思的是,李老板刚强调三年基础薪金不增加,该负责人就开始头疼“两难问题”。

不知道这个“分配局负责人”的收入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的收入相比又如何。

又是分配局负责人18日表示,考虑到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年度薪酬经过第一任期的增长,总体水平已经不低,激励不足的问题初步解决,国资委党委已经决定适当调低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增长速度,以缩小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差距。

过了四天,我们欣慰的看到该负责人终于能够站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以“三个代表”的精神和“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来看待问题了——虽然他还是羞羞答答的说“激励不足的问题”只是“初步解决”。

什么是“初步解决”呢?所谓的“初步解决”,一是负责人的薪酬体系已经确立,二是总体水平已经不低,三是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年均增长14.92%,比同期中央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5.28%的增长幅度低0.36%,“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总体水平与中央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差距呈逐年缩小的趋势。”你可别小看这0.36%,据说中央企业负责人收入不过是职工的13.5倍,按照这个速度,只要再过那么八百多年,职工收入就赶上负责人收入了,到那时就世界大同,寰球同此凉热了。

可是,但是,可但是,李老板一个星期前刚表示央企负责人薪酬中的基础薪金部分三年不再增加,怎么党委的决定却是适当调低中央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增长速度?据国资委网站信息,中央企业负责人绩效薪金与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挂钩,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级别及考核分数确定,平均为基薪的1.5倍,最低为0,最高3倍封顶。

于是恍然大悟,李老板说的是基础薪金不增加。他又没提绩效薪金。要是基础薪金不增加,那就是多发绩效薪金了。这边的损失那边补回来就是了。

虽然连个数据都报不准,但是这方面,他们的能力都很强。

相关文章

  • 一个“疯狂吃着体制,却同样疯狂谩骂着体制”的典型人物——王晓阳
  • 闲言:秦晓们的恐惧
  • 国资委严重失职--广州无线电集团高管暴富之谜
  • 每年倒闭5000家国企是功还是过? 
  • 李荣融想当资本家--国资委与地产商在钱权交易,狼狈为奸
  • 李荣融到底是谁的忠臣?
  • 没有必要抓住几个字眼来苛责李荣融主任
  • 奸臣还是忠臣?--为李荣融盖棺定论
  • 帮李荣融们找找为什么总“挨骂”的原因
  • 想当资本家,李荣融退休说实话
  • 机会主义者李荣融:“未来民企肯定会收购兼并国企”
  • 人民的资产已被转移,危险就在眼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