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片萝卜掉地,毛主席用嘴吹吹吃了

火烧 2011-07-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讲述毛主席在家中吃饭时,将掉地的萝卜吹后食用,体现其节俭作风。同时反映其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生活的朴实真实。

一片萝卜掉地,毛主席

用嘴吹吹吃了(历史,纪实)

核心提示:

    195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8岁的生日。这天晚上,毛泽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孩子们见饭桌上只有简单的二米饭和四小碟素菜,没有肉,但谁也没说什么。吃饭过程中,一粒米粒掉在了地上,毛泽东弯腰拣起来放进了嘴里。

    1952年4月中旬的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时,毛泽东将掉在地上的一小片萝卜用筷子夹起来,吹一吹又放进嘴里吃了,毛泽东笑着说:“我就是农民的儿子,没得办法哩!”

    为了不让孩子们有优越感和特殊感,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孩子所在学校领导的思想负担,在每个孩子入学登记表的“家长”一栏里,毛泽东从来没有填写过自己的名字。

一片萝卜掉地,毛主席

用嘴吹吹吃了(历史,纪实)


    本文摘自:《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作者:邸延生 邸江楠

    1951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58岁的生日。

    这天下午,毛泽东特意叮嘱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全国都在搞节约,反对浪费,你们去告诉厨师,我吃的饭菜也要节俭,也不可以浪费!”

    当天晚上,毛泽东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孩子们见饭桌上只有简单的二米饭和四小碟素菜,没有肉,但谁也没说什么。吃饭过程中,一粒米粒掉在了地上,毛泽东弯腰拣起来放进了嘴里。李敏、李讷见了想说什么,先是看了看江青,江青深深知道毛主席节俭生活的习惯,假装没看见只顾吃饭,李敏、李讷也就不说话了……

    1952年4月中旬,毛泽东开始到新六所办公。江青已在新六所,卫士组的人也都去了。

    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时,毛泽东将掉在地上的一小片萝卜用筷子夹起来,吹一吹又放进嘴里吃了,李敏、李讷见了想说什么,又是先看一看江青,这次江青说话了:“主席,习惯该改呢!”毛泽东笑着说:“我就是老农民的儿子,没得办法哩!”

    江青见毛泽东不高兴了,也就不再说什么,而坐在饭桌旁陪着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的李敏、李讷姐妹俩也只是看着、听着,谁也不多说一句话……

    6月中旬,毛泽东一家人从新六所回到了中南海。

    7月中旬,中南海医疗门诊部的医生李志绥开始负责给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治病。

    工作人员一天对毛泽东说:“李医生是从旧中国过来的人,历史背景很复杂,我看不怎么样……”

    毛泽东说:“他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他愿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什么样的人,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他们、团结他们一道工作么!”

    话说到最后,工作人员表示同意毛泽东的看法:“我记住主席的话了。”

    北京的春天乍暖还寒。

    1953年3月15日是个星期天。

    这天下午,李敏、李讷领了毛泽东身边一名工作人员的孩子在菊香书屋的房间里玩。温暖的阳光照进屋内,照射着四个人大小悬殊的身影:前边是那个孩子和身材高大的毛泽东,一老一少在津津有味聊着谁也听不懂的“天方夜谭”。后面是李敏、李讷两个十几岁的姑娘,嘻嘻哈哈地逗着她们的爸爸和眼前的这个“小不点儿”……

    工作人员发现,毛泽东在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

    进入5月,毛泽东二弟毛泽民的儿子毛远新来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毛远新比李讷小一岁,个子不算太高,大家都叫他“小豆豆”。

    这样一来,毛泽东家里的孩子就有了五个人:毛岸青、李敏、李讷、毛远新和江青的姐姐李云露的儿子王博文。

    毛岸青不常在菊香书屋,也不常住丰泽园,其他的孩子们也不常在中南海,而是要到各自的学校去住宿学习,只有星期天才能够回到家里凑在一起玩一玩。吃饭时,也是孩子们单独凑在一起吃。

    由于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与其他人不大一样,孩子们玩耍时,他在休息;当他工作时,已经是深夜了。因此,毛泽东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吃顿饭。

    毛泽东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平日里,每逢星期六,别的首长以及工作人员有不少人用汽车去接孩子们回家,而毛泽东从来不允许用汽车接自己的孩子,一直坚持让孩子们乘坐集体接送的大轿子汽车。

    为了不让孩子们有优越感和特殊感,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孩子所在学校领导的思想负担,在每个孩子入学登记表的“家长”一栏里,毛泽东从来没有填写过自己的名字。

    李敏的年龄大一些,在学校里很能适应集体生活。她在小学主要补习一段时间的中文课,很快就升入了中学。在李敏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时,正值毛泽东到南方视察而不在北京,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宾便带了李敏到学校去报到。王鹤宾在填写学生注册登记表时却犯了难,认为总不能代替毛泽东他老人家签名吧?

    毛泽东回到北京以后,王鹤宾拿了李敏的学生登记册去请毛泽东签名,毛泽东却说:“孩子是你带去的,老师都认得你了,就填你的名字么!”

    这样一来,王鹤宾就成了临时“家长”,还帮助李讷和毛远新办理了新学期的住校登记手续。毛泽东的孩子们在同学们中间生活得很自然,也很随便。孩子们不但没有因为自己是毛泽东的孩子而产生任何的优越感,反而对工作人员很亲近,有什么话都愿意同工作人员讲、同王医生说。在这段时间里,王鹤宾仿佛真的成了孩子们的“家长”似的……

    有一次,小李讷不知为什么,流露出对王鹤宾这位“家长”的不高兴情绪。那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毛泽东随口问了小女儿一句:“你说王叔叔好不好呀?”

    哪知小李讷却说:“王叔叔不好!”

    毛泽东不动声色地又问:“王叔叔怎么不好呀?”

    李讷撅着小嘴说:“他把我们往学校里一放就走了。”

    毛泽东笑道:“那你再想想,每个星期六还不是王叔叔接你回来么?”

    李讷歪着头想了想,也笑了……

    1953年7月下旬,北京的天气特别热。

    学校放暑假,毛泽东的孩子们都回到了中南海丰泽园。这时候,毛泽东的孩子们暂由江青的姐姐李云露统一照看。毛泽东对李云露说:“对孩子们的事不要过多干涉,不要管得太严,免得束缚了孩子们的行动。”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毛泽东的口头禅是“莫杀孩子们的风景”。

    因为工作忙,毛泽东实在是没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为了让孩子在假期强身健体、玩得高兴,毛泽东专门安排了孩子们去看大海、到海滨锻炼身体,并嘱咐保健医生王鹤宾:“王医生,我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们玩,请你带他们玩,我身体很好,这边不会出什么事。”

    王鹤宾表示:“我还是想留在主席身边,帮主席多做些工作。”

    毛泽东嘱托说:“你能带孩子们去玩,就是对我的很大帮助了。”

     8月末,学校即将开学,孩子们回到了北京中南海内的丰泽园。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被晒得黑黑的,脸庞红红的,得到了身体锻炼,毛泽东很高兴,仿佛了却了一桩心愿。

相关文章

  • 钢筋水泥:看穿“黄炎培历史周期律”的毛泽东
  • 49-56年毛泽东关于民生问题的思想实践
  • 老中央档案馆研究馆员:《<毛选>真相》是捏造的谣言!
  • 吃饭问题回忆录
  • 杨连旭:究竟是毛泽东不懂、还是你们不懂经济?——论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
  • 《<毛选>真相》是荒诞离奇的谣言
  • 文锋:历史地、客观地看待周总理治丧规格问题
  • 看凤凰网如何再演诋毁毛主席的鬼把戏
  • 张全景:否定了毛主席,中国就是下一个苏联
  • 黄克诚:丢掉毛泽东思想 必将头破血流
  • 确认毛泽东思想是我党永恒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核心
  • 忠言:《人民日报》你是谁?为了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